|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 ·高速铁路轨道—路基系统试验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高速列车动力荷载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高铁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轨道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高铁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学模型试验 | 第23-35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试验介绍 | 第23-33页 |
| ·模型试验箱 | 第23-24页 |
| ·模型尺寸 | 第24-25页 |
| ·试验材料与模型的建设 | 第25-31页 |
| ·试验测试系统 | 第31-33页 |
| ·试验加载系统 | 第33页 |
| ·单轴激振试验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试验结果分析及动力荷载放大系数的确定 | 第35-46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 ·路基动态土压力 | 第35-37页 |
| ·轨道板应变 | 第37-38页 |
| ·动力荷载放大系数确定方法 | 第38-40页 |
| ·动力荷载放大系数的确定 | 第40-44页 |
| ·单轴激振频率与列车运行速度的换算 | 第40页 |
| ·路基动力荷载放大系数的确定 | 第40-42页 |
| ·轨道板动力荷载放大系数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轨道板受力性能影响研究 | 第46-68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46-47页 |
| ·模型介绍 | 第47-52页 |
| ·模型概况 | 第47-49页 |
| ·模型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9-50页 |
| ·模型接触面的设置 | 第50-52页 |
| ·20M弦长不均匀沉降对轨道板的受力影响 | 第52-59页 |
| ·100M弦长不均匀沉降对轨道板的受力影响 | 第59-63页 |
| ·不同弦长不均匀沉降对轨道板受力影响的比较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基于轨道板抗弯疲劳强度的不均匀沉降控制 | 第68-81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混凝土弯曲疲劳强度允许值的确定 | 第68-69页 |
| ·不考虑温度荷载的轨道板抗弯疲劳强度验算 | 第69-72页 |
| ·考虑温度荷载的轨道板抗弯疲劳强度验算 | 第72-79页 |
| ·温度荷载简介 | 第72-73页 |
| ·温度荷载计算方法介绍 | 第73-77页 |
| ·轨道板温度荷载的计算 | 第77-78页 |
| ·考虑温度荷载的轨道板抗弯疲劳强度验算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1-8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81页 |
| ·本文研究工作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 ·本文研究工作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87页 |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
| 硕士期间完成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