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棉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36页
 1 引言第16-18页
 2 昆虫滞育的地理变异第18-20页
   ·昆虫滞育诱导的地理变异第18-19页
   ·昆虫滞育解除的地理变异第19页
   ·昆虫滞育强度的地理变异第19-20页
   ·昆虫滞育诱导的敏感虫期及敏感性的地理变异第20页
 3 光温条件对昆虫滞育的影响第20-26页
   ·温周期对昆虫滞育诱导的影响第22-23页
   ·暗期干扰对昆虫滞育诱导的影响第23-25页
   ·光温条件对昆虫滞育强度的影响第25页
   ·光温条件对昆虫滞育解除的影响第25-26页
 4 昆虫羽化节律的地理变异第26-27页
 5 昆虫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第27-28页
 6 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地理变异第28-29页
 7 光温条件对昆虫发育历期的影响第29-30页
 8 棉铃虫滞育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30-34页
   ·棉铃虫滞育诱导的研究现状第30-31页
     ·光周期和温度对滞育诱导的影响第30-31页
     ·滞育诱导的敏感虫态第31页
   ·棉铃虫滞育的维持和解除的研究现状第31-32页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的比较研究第32-33页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第33-34页
 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及解除的比较第36-46页
 1 前言第36-3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供试虫源第37-38页
   ·试验方法第38页
     ·滞育诱导实验第38页
     ·滞育解除实验第38页
   ·滞育蛹的判断第38页
   ·数据分析第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周反应第38-40页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解除第40页
   ·冷处理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解除的影响第40-44页
 4 小结与讨论第44-46页
第三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的比较第46-53页
 1 前言第4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供试虫源第46-47页
   ·试验方法第47页
   ·滞育蛹的判断第47页
   ·数据分析第47-4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不同地理种群幼虫最高光敏感期的比较第48-50页
   ·不同地理种群交替感受短光周期和长光周期的光敏感性比较第50-52页
 4 小结与讨论第52-53页
第四章 温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及蛹滞育的影响第53-62页
 1 前言第53-5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供试虫源第54页
   ·试验方法第54-55页
   ·滞育蛹的判断第55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5-59页
   ·温周期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第55页
   ·温周期对棉铃虫滞育诱导的影响第55-59页
 4 小结与讨论第59-62页
   ·温光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第59-60页
   ·温光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第60-62页
第五章 暗期干扰对棉铃虫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作用的比较第62-68页
 1 前言第62-6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供试虫源第63页
   ·试验方法第63页
   ·滞育蛹的判断第63页
   ·数据分析第63-6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4-65页
   ·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第64页
   ·不同地理种群暗期干扰的滞育反应第64-65页
 4 小结与讨论第65-68页
第六章 光温条件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强度的影响第68-76页
 1 前言第68-6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9-70页
   ·供试虫源第69页
   ·试验方法第69-70页
     ·恒温滞育诱导与解除实验第69-70页
     ·温周期滞育诱导与解除实验第70页
   ·滞育蛹的判断第70页
   ·数据分析第7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0-73页
   ·光周期对棉铃虫滞育强度的影响第70-72页
   ·温度对棉铃虫滞育强度的影响第72页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强度的比较第72-73页
 4 小结与讨论第73-76页
第七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越冬蛹羽化节律及其性比的比较第76-83页
 1 前言第76-7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77-78页
   ·供试虫源第77页
   ·试验方法第77页
   ·滞育蛹的判断第77-7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8-81页
   ·不同地理种群的羽化节律第78页
   ·不同地理种群成虫羽化日期分布第78-81页
   ·不同地理种群越冬代成虫的性比第81页
 4 小结与讨论第81-83页
第八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历期的比较第83-91页
 1 前言第83-8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84-85页
   ·供试虫源第84页
   ·试验方法第84页
   ·滞育蛹的判断第84-85页
   ·数据分析第8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85-90页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历期第85-86页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蛹发育历期第86-90页
     ·非滞育蛹发育历期第86-87页
     ·滞育蛹发育历期第87-90页
 4 小结与讨论第90-91页
第九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比较第91-99页
 1 前言第91-9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92-93页
   ·供试虫源第92页
   ·历期测定方法第92-93页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第93页
   ·地理变异分析方法第9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93-96页
   ·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第93-94页
   ·非滞育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第94页
   ·滞育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第94-96页
 4 小结与讨论第96-99页
第十章 结论第99-103页
 1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及解除的比较第99页
 2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的比较第99页
 3 温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及蛹滞育的影响第99-100页
 4 暗期干扰对棉铃虫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作用的比较第100页
 5 光温条件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强度的影响第100页
 6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越冬蛹羽化节律及其性比的比较第100-101页
 7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历期的比较第101页
 8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比较第101页
 9 研究的创新点第101-102页
 10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 REFERENCES第103-124页
致谢 ACKNOWLEDGMENT第124-125页
附录 APPENDIX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下一篇:生育后期养分胁迫对水稻衰老进程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