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96个玉米自交系的群体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23页
   ·玉米概述第8-10页
     ·玉米的起源第8页
     ·玉米传入我国境内的途径第8-9页
     ·我国玉米的区域分布第9-10页
   ·玉米在新疆的分布及传入途径第10-11页
   ·特用玉米简介第11-12页
     ·甜玉米第11-12页
     ·糯玉米第12页
   ·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群第12-16页
     ·遗传多样性第12-14页
     ·杂种优势群第14-16页
   ·群体遗传结构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0页
     ·研究进展第17-18页
     ·相关实验技术第18-20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3页
第2章 目标群体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23-43页
   ·材料和方法第23-32页
     ·供试材料第23-26页
     ·标记分析第26-31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40页
     ·SSR多样性分析第32-35页
     ·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35-38页
     ·TASSEL-cladogram进化分析第38-40页
   ·讨论第40-43页
     ·108对SSR引物多样性第40页
     ·96份玉米自交系的群体遗传结构第40-41页
     ·基于数学模型的聚类方法第41-43页
第3章 目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3-55页
   ·材料和方法第43-44页
     ·供试材料第43页
     ·标记分析第43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3页
     ·96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4-49页
     ·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第49-53页
   ·讨论第53-55页
     ·96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第53-54页
     ·两种聚类方法在本研究中的结果比较第54页
     ·构建杂种优势模式,进行杂交优势组合选配第54-55页
第4章 全文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胁迫下棉花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构建与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
下一篇:田间配置对杏棉间作棉花生态生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