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论 | 第7-15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9页 |
(一) 学理意义 | 第8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二、 质疑戴维·麦克莱伦关于《神圣家族》不是马克思主要著作的观点 | 第9-11页 |
三、 《神圣家族》的写作历程 | 第11-12页 |
四、 《神圣家族》文本结构的内在逻辑 | 第12-15页 |
正论 | 第15-38页 |
一、 思想的“自由”并不能带来人的现实自由 | 第15-22页 |
(一) 人是具体的 | 第15-18页 |
(二) 揭露思辨结构的秘密以破除思辨的虚幻自由 | 第18-20页 |
(三) 哲学必须直面现实并为人的现实自由进程做出实际的干预 | 第20-22页 |
二、 人的现实自由之路是具体的 | 第22-38页 |
(一) 从现实经济的角度观照人的现实自由之路 | 第22-27页 |
(二) 从现实历史的角度观照人的现实自由之路 | 第27-35页 |
(三) 人的现实自由的具体内容和基本实现条件 | 第35-38页 |
附论 | 第38-42页 |
一、 哲学的源头活水永远是问题——现实问题 | 第38-39页 |
二、 保障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现实自由 | 第39-42页 |
(一) 努力营造具体的人合乎人性地进行自我生命表现的社会环境 | 第39-40页 |
(二) 社会物质财富公平合理的分配是实现人的现实自由的历史性的必要条件 | 第40-41页 |
(三) 人的现实自由的实现主体是具体的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