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图像引导手术机器人中三维超声重建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页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和意义第11-13页
     ·传统的二维 B 超成像系统第11-12页
     ·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第12-13页
   ·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14页
     ·三维超声现状第13-14页
     ·三维超声的发展方向第14页
   ·课题的来源第14-15页
   ·课题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论文的结构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第17-27页
   ·实验装置第17-18页
   ·三维超声重建过程第18-24页
     ·采集超声图像数据第18-20页
     ·三维重建体数据第20-23页
     ·可视化显示第23-24页
   ·超声图像三维重建流程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体数据插值算法实现第27-42页
   ·经典插值算法第27-30页
     ·基于体素的方法(VBM)第27页
     ·基于像素的方法(PBM)第27-29页
     ·基于函数的方法(FBM)第29-30页
   ·经典算法的对比和讨论第30-35页
   ·距离权重插值(DW)算法以及改进第35-41页
     ·DW 插值算法详解第35-37页
     ·不同的 DW 插值算法流程第37-38页
     ·改进的 DW 插值算法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超声图像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软件设计第42-64页
   ·三维重建系统设计第42-43页
     ·三维重建系统设计思想第42页
     ·重建系统功能模块第42-43页
   ·三维重建程序基本框架第43-44页
   ·基于 MFC 和 VTK 的三维重建第44-48页
     ·系统软件简介第44-46页
     ·VTK 的可视化模型第46页
     ·VTK 的图形模型第46-47页
     ·应用 VTK 的三维数据可视化流程第47-48页
   ·超声图像网络传输第48-50页
   ·VTK+MFC 实现三维超声重建第50-53页
     ·MFC 和 Visual Studio 2005第50-51页
     ·MFC 框架窗口第51页
     ·软件界面的实现第51-53页
   ·三维重建软件结构第53-62页
     ·采集的图像格式第53-55页
     ·三维超声重建第55-62页
   ·VOLVIEW 可视化软件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超声图像三维重建实验研究第64-75页
   ·体模实验第64-67页
     ·不同的插值算法实验第65-66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6-67页
   ·小动物实验第67-70页
     ·实验描述第67-68页
     ·不同插值算法实验第68-70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70页
   ·人的脏器实验第70-74页
     ·实验目的第70-71页
     ·DW 算法实现第71-73页
     ·ASDW 算法实现第73页
     ·样条插值算法实现第73-7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1.课题总结第75-76页
 2.论文后续工作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来水厂全过程监控体系信息平台的实现
下一篇:基于工业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软件模块化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