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氟代苯基吡啶为主配体的金属铱酰胺类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7-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进展 | 第8-9页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第9-11页 |
·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 第9-10页 |
·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 | 第10页 |
·高分子聚合物发光材料 | 第10-11页 |
·电致磷光发光材料 | 第11-14页 |
·主要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 第11页 |
·铱配合物电致磷光材料 | 第11-14页 |
·结语 | 第14-15页 |
·论文的目的和创新处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合成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酰胺类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7-39页 |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17-18页 |
·氟代苯基吡啶的合成 | 第18-20页 |
·反应机理 | 第18-19页 |
·合成方法一及步骤 | 第19-20页 |
·合成方法二及步骤 | 第20页 |
·氟代苯基吡啶铱二氯桥配合物的合成 | 第20-21页 |
·反应方程式 | 第20页 |
·合成步骤 | 第20-21页 |
·酰胺类辅助配体的合成 | 第21-22页 |
·酰胺的合成反应机理 | 第21页 |
·苯甲酰苯胺的合成方法及步骤 | 第21-22页 |
·氟代苯基吡啶铱酰胺配合物的合成 | 第22-23页 |
·反应原理 | 第22页 |
·反应步骤 | 第22-23页 |
·氟代苯基吡啶铱酰胺配合物的表征 | 第23-29页 |
·2-(2,4-二氟苯基)吡啶的表征 | 第23-24页 |
·二氯桥化合物1 的表征 | 第24页 |
·含铱酰胺类配合物2 的表征 | 第24-27页 |
·含铱酰胺类配合物3 的表征 | 第27-28页 |
·含铱酰胺类配合物4 的表征 | 第28-29页 |
·氟代苯基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 | 第29-34页 |
·含铱酰胺类配合物5 的表征 | 第29-34页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39页 |
·2- (2,4-二氟苯基)吡啶的合成研究 | 第34页 |
·化合物2、3 的结构分析与讨论 | 第34-36页 |
·化合物4 的结构分析与讨论 | 第36页 |
·化合物5 的结构分析与反应机理研究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发光材料的光学性质测试 | 第39-47页 |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39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9页 |
·溶剂纯化 | 第39页 |
·配制溶液 | 第39页 |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 | 第39-42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目的 | 第39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 | 第39-40页 |
·化合物2~5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 | 第40-41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解析 | 第41-42页 |
·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性质 | 第42-44页 |
·荧光光谱的研究目的 | 第42页 |
·荧光光谱的测量 | 第42页 |
·化合物2~5 的荧光光谱图 | 第42-44页 |
·化合物2~5 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44页 |
·光学性质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4-47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4-45页 |
·荧光光谱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图 | 第54-6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