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有效组分提取分离及白藜芦醇分析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虎杖简介 | 第10页 |
| ·虎杖有效组分的提取技术 | 第10-12页 |
| ·溶剂提取 | 第10页 |
| ·水解提取 | 第10-11页 |
| ·超声提取 | 第11页 |
| ·微波提取 | 第11-12页 |
| ·其他方法 | 第12页 |
| ·白藜芦醇的分析方法 | 第12-16页 |
| ·薄层色谱分析 | 第12-13页 |
| ·分光光度法 | 第13-14页 |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14页 |
|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 | 第14-15页 |
| ·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分析 | 第15页 |
| ·其他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虎杖药材的系统提取和分离 | 第18-29页 |
| ·概述 | 第1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 ·仪器设备 | 第18页 |
| ·试剂和药品 | 第18-19页 |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19页 |
| ·提取方式的选择 | 第19-20页 |
| ·萃取过程 | 第20页 |
| ·乙酸乙酯层中的组分分离 | 第20-23页 |
| ·分离产物的鉴定 | 第23-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3 白藜芦醇的分析和测试研究 | 第29-41页 |
| ·概述 | 第2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 ·仪器设备 | 第29页 |
| ·试剂药品 | 第29页 |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29-31页 |
| ·检测条件 | 第29-30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第31-36页 |
| ·条件优化 | 第32-33页 |
| ·实验步骤 | 第33页 |
| ·标准曲线 | 第33-34页 |
| ·样本检测 | 第34-36页 |
| ·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法 | 第36-39页 |
| ·检测系统 | 第36页 |
| ·测试原理 | 第36-37页 |
| ·检测条件 | 第37页 |
|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7-38页 |
| ·合成样本检测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 虎杖苷水解样本分析 | 第41-47页 |
| ·概述 | 第4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1页 |
| ·仪器设备 | 第41页 |
| ·试剂药品 | 第41页 |
| ·HPCE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 ·酸水解样本检测 | 第42-44页 |
| ·实验过程 | 第42页 |
| ·样本测定 | 第42-44页 |
| ·酶水解样本检测 | 第44-46页 |
| ·实验过程 | 第44页 |
| ·样本测定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 ·展望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录 | 第54页 |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4页 |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