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玻璃陶瓷概述 | 第8页 |
·玻璃陶瓷的种类 | 第8-11页 |
·硅酸盐玻璃陶瓷 | 第10页 |
·铝硅酸盐玻璃陶瓷 | 第10-11页 |
·氟硅酸盐玻璃陶瓷 | 第11页 |
·磷酸盐玻璃陶瓷 | 第11页 |
·玻璃陶瓷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熔融晶化法 | 第11页 |
·烧结法 | 第11-12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2页 |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 | 第12-13页 |
·玻璃陶瓷的应用 | 第13-14页 |
·在建筑上的应用 | 第13页 |
·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 | 第13-14页 |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第14页 |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14页 |
·LAS系玻璃陶瓷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LAS系玻璃陶瓷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LAS系玻璃陶瓷分类 | 第16-19页 |
·β-石英固溶体玻璃陶瓷 | 第16-18页 |
·β-锂辉石固溶体玻璃陶瓷 | 第18-19页 |
·LAS系玻璃陶瓷原料的选择 | 第19-20页 |
·成核剂 | 第20-21页 |
·成核剂的性能 | 第20页 |
·成核剂的分类 | 第20-21页 |
·稀土掺杂原理 | 第21-24页 |
·稀土掺杂玻璃陶瓷概述 | 第21页 |
·稀土元素材料 | 第21-22页 |
·稀土发光原理 | 第22-2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原理 | 第25-30页 |
·实验原料 | 第25页 |
·添加剂的种类 | 第25-26页 |
·成核剂 | 第25-26页 |
·助熔剂和澄清剂 | 第26页 |
·实验过程和方法 | 第26-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原理及路线 | 第27-28页 |
·LAS系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 | 第28页 |
·LAS系玻璃陶瓷的性能表征 | 第28-30页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29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9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29页 |
·光透过率分析 | 第29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二元复合晶核剂的LAS系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30-36页 |
·原料组分选择 | 第30-31页 |
·性能表征 | 第31-34页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31-32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2-3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33页 |
·光透过率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三元复合晶核剂的LAS系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36-41页 |
·原料组成 | 第36页 |
·性能表征 | 第36-39页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36-37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7-3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38-39页 |
·光透过率分析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Eu~(3+)离子掺杂LAS系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41-48页 |
·原料组成 | 第41页 |
·性能表征 | 第41-46页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41-43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43-44页 |
·光透过率分析 | 第44-45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