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试验 | 第14-29页 |
·试验目的 | 第14页 |
·试件设计及制作 | 第14-15页 |
·火灾试验 | 第15-16页 |
·试验方案 | 第15页 |
·火灾试验过程 | 第15-16页 |
·火灾试验结果 | 第16页 |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16-27页 |
·试验加载方案 | 第16页 |
·测点布置及测试仪器 | 第16-17页 |
·试验过程 | 第17页 |
·破坏形态 | 第17-21页 |
·承载力及变形结果 | 第21页 |
·截面应变分布 | 第21-24页 |
·荷载—挠度曲线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型钢混凝土梁承载力分析 | 第29-34页 |
·概述 | 第29页 |
·常温下型钢混凝土梁承载力的计算 | 第29-32页 |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的剩余承载力 | 第32页 |
·剩余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SRC 梁有限元分析 | 第34-43页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意义 | 第34-35页 |
·SRC 梁的结构单元模型 | 第35-36页 |
·混凝土单元模型 | 第35-36页 |
·钢筋单元模型 | 第36页 |
·型钢和钢垫块单元模型 | 第36页 |
·平面单元模型 | 第36页 |
·混凝土的材料性质 | 第36-37页 |
·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 第36-37页 |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第37页 |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第37页 |
·钢材的材料性质 | 第37-38页 |
·程序验证 | 第38页 |
·建立模型 | 第38-40页 |
·加载求解 | 第40页 |
·求解选项 | 第40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荷载—挠度曲线 | 第40-41页 |
·承载力和跨中挠度比较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5 SRC 梁火灾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第43-50页 |
·火灾试验温度场模拟原理 | 第43-44页 |
·火灾下材料热工性能 | 第44-45页 |
·火灾下混凝土的热物理性能 | 第44页 |
·火灾下钢材的热物理性能 | 第44-45页 |
·单元模型 | 第45页 |
·实例验证 | 第45-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页 |
6 SRC 梁火灾后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程序验证 | 第50-59页 |
·温度场模拟 | 第50-53页 |
·试验模型 | 第50-51页 |
·建模求解 | 第51-53页 |
·火灾后材料力学性能 | 第53-55页 |
·火灾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53-54页 |
·火灾后钢筋的力学性能 | 第54-55页 |
·火灾后型钢的力学性能 | 第55页 |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力学性能模拟 | 第55-59页 |
·单元选取 | 第56-57页 |
·建模求解 | 第57-58页 |
·计算结果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7 SRC 梁火灾后受力性能参数分析 | 第59-66页 |
·主要影响参数 | 第59-61页 |
·各种参数对 k 的影响规律 | 第61-66页 |
·截面高度 | 第61-62页 |
·混凝土强度 | 第62页 |
·剪跨比 | 第62-63页 |
·截面含钢率 | 第63页 |
·受火时间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