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典规范的核心范畴——典权 | 第13-19页 |
一、典权的概念、法律性质 | 第13-15页 |
(一) 典权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典权的法律性质 | 第14-15页 |
二、典权的法制史历程 | 第15-19页 |
(一) 中国古代的典权制度 | 第16-17页 |
(二) 中国近代以来的典权制度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典规范的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典权 | 第19-31页 |
一、确认房屋出典的性质,明确典权为使用收益之权 | 第19-20页 |
(一) 房屋抵押不同于房屋出典 | 第19页 |
(二) 当不同于典 | 第19-20页 |
二、规范典期的最长期限 | 第20-21页 |
(一) 案件及处理结果 | 第20-21页 |
(二)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 第21页 |
三、确认典权人的重建修缮权和有益费用求偿权 | 第21-22页 |
(一) 案件及处理结果 | 第21-22页 |
(二)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 第22页 |
四、解决回赎期限争议 | 第22-27页 |
(一) 1984年9月8日之前的案件及处理结果 | 第23-26页 |
(二) 984年9月8日之后的案件及处理结果 | 第26-27页 |
五、规定1984年9月8日后出现回赎绝卖案件的产权确认程序 | 第27页 |
六、回赎时效中止的规定 | 第27-28页 |
(一) 案件及处理结果 | 第27-28页 |
(二)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 第28页 |
七、确认出典人回赎支付典价的义务 | 第28-29页 |
(一) 案件及其处理结果 | 第28页 |
(二)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 第28-29页 |
八、规范找贴的权利和义务 | 第29页 |
(一) 案件及处理结果 | 第29页 |
(二)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 第29页 |
九、规定历史问题的解决原则 | 第29-31页 |
(一) 地主出典房屋回赎问题 | 第29-30页 |
(二) 典赎中的私房改造处理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典规范的性质——习惯法 | 第31-35页 |
一、何为习惯法 | 第31-32页 |
二、典规范属于习惯法 | 第32页 |
三、典规范作为习惯法在我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 第32-35页 |
(一) 典规范作为习惯法在我国的正当性 | 第32-33页 |
(二) 典规范作为习惯法在我国的合法性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典规范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35-38页 |
一、典规范的习惯法地位是否会改变 | 第35-37页 |
二、把典权纳入中国立法的建议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