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孔径变动对于强迫振荡技术测量呼吸系统阻力的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32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7页 |
·呼吸系统疾病 | 第12页 |
·肺功能测试方法 | 第12-15页 |
·呼吸系统阻力 | 第15-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FOT 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内窥镜的发展及其国内外现状 | 第22-25页 |
·声门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25-2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7-32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8-32页 |
2 强迫振荡仪器 | 第32-54页 |
·FOT | 第32-39页 |
·FOT 简介 | 第32-33页 |
·FOT 的发展背景 | 第33-35页 |
·FOT 设备的技术要求 | 第35-36页 |
·呼吸系统阻力(Rrs)的测量 | 第36-37页 |
·FOT 的临床应用 | 第37-39页 |
·OS 仪器 | 第39-42页 |
·OS 的性能优化 | 第42-49页 |
·降低控制回路延迟的原因及目的 | 第42-43页 |
·频带宽度调试 | 第43页 |
·稳态误差测量 | 第43-44页 |
·调整位置灵敏探测器的线性化电路 | 第44-46页 |
·MAX 芯片对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贝塞尔滤波器对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Max 芯片和贝塞尔滤波器对性能的联合影响 | 第48-49页 |
·OS 仪器的初步测量研究 | 第49-52页 |
·实验目的 | 第49页 |
·实验原理 | 第49-50页 |
·被测试者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实验结果 | 第50-52页 |
·实验结论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3 设备系统建模 | 第54-70页 |
·磁线圈驱动器的软件模拟 | 第54-60页 |
·线性模型 | 第54-56页 |
·非线性模型 | 第56-58页 |
·模拟的病人负载 | 第58-60页 |
·控制器的建模设计和优化 | 第60-63页 |
·呼吸系统阻抗(Zrs)定义模型 | 第63-67页 |
·动态表征 | 第63-65页 |
·Zrs 定义模型的验证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70页 |
4 声门变动的检测 | 第70-82页 |
·声门 | 第70-71页 |
·声门图像采集技术 | 第71-73页 |
·喉镜 | 第71-72页 |
·声门的测量 | 第72-73页 |
·声门图像采集 | 第73页 |
·基于柔性鼻咽喉镜的声门变动检测 | 第73-80页 |
·实验目的 | 第73-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79页 |
·结果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5 声门孔径变化对呼吸系统阻力的影响 | 第82-98页 |
·引言 | 第82页 |
·实验方法 | 第82-8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82-83页 |
·受试者 | 第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实验步骤 | 第84-87页 |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87-88页 |
·实验结果 | 第88-96页 |
·呼吸系统阻力和声门孔径的变动 | 第88-89页 |
·呼吸系统阻力和声门孔径变动的关系 | 第89-90页 |
·呼吸系统阻力的变化 | 第90-91页 |
·声门阻力 | 第91-94页 |
·呼吸系统阻力和声门阻力 | 第94-96页 |
·讨论和结论 | 第96-9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2页 |
·主要结论 | 第98页 |
·讨论 | 第98-101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8页 |
附录 | 第11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8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会议情况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