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鱼腥藻PCC7120基因all3211/asl3212和asl4561/asl4562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鱼腥藻 PCC7120 概述第12-15页
     ·蓝藻简介第12页
     ·鱼腥藻分类及特点第12页
     ·鱼腥藻 PCC7120 研究背景第12-15页
   ·蓝藻水华第15-18页
     ·蓝藻水华发生机制第15页
     ·蓝藻水华危害第15-16页
     ·蓝藻水华治理第16-18页
   ·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第18-21页
     ·毒素-抗毒素系统研究现状第18页
     ·细菌 TA 系统种类第18-20页
     ·细菌染色体上 TA 系统第20页
     ·mazEF 系统第20-21页
     ·relBE 系统第21页
   ·鱼腥藻 PCC7120 染色体上“毒素-抗毒素系统”第21-22页
   ·实验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2-23页
     ·实验方案及内容第22页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2章 鱼腥藻 all3211/asl3212 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第23-39页
   ·引言第23页
   ·实验材料第23-26页
     ·实验藻种、菌株及质粒第23页
     ·PCR 引物第23-24页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24-25页
     ·药品及试剂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30页
     ·分子生物学操作第26-27页
     ·鱼腥藻 PCC7120 基因组 DNA 提取第27-28页
     ·all3211、asl3212 基因扩增第28-29页
     ·双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9页
     ·含毒素基因 all3211 和抗毒素基因 asl3212 的重组质粒的构建第29页
     ·基因 all3211 和 asl3212 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第29-30页
   ·结果第30-37页
     ·all3211 和 asl3212 序列分析第30页
     ·MazF 系统进化树第30-32页
     ·双启动子表达载体构建及酶切鉴定第32-33页
     ·重组质粒 pMJ411 和 pMJ412 的酶切鉴定第33-34页
     ·诱导 all3211 和 asl3212 基因表达蛋白检测第34页
     ·毒素基因 all3211 诱导表达产物对大肠杆菌细胞毒性作用第34-35页
     ·asl3212 表达产物对 all3211 表达产物的毒性抑制作用第35页
     ·asl3212/ all3211 表达产物对 E.coli BL21 生长影响的定量分析第35-37页
   ·讨论第37-39页
第3章 鱼腥藻 PCC7120 基因 asl4561/asl4562 的克隆及表达第39-51页
   ·引言第39页
   ·实验材料第39-40页
     ·实验菌株及质粒第39页
     ·PCR 引物第39页
     ·培养条件第39页
     ·实验试剂第39-40页
   ·实验方法第40-42页
     ·实验操作第40页
     ·asl4561、asl4562 及 relBE 基因 PCR 扩增第40页
     ·TA 克隆第40-41页
     ·重组表达质粒构建第41页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41页
     ·relBE 基因表达蛋白的条件优化第41-42页
   ·实验结果第42-49页
     ·asl4561 和 asl4562 基因序列分析第42-44页
     ·asl4561 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载体 pET28a-asl4561 构建第44页
     ·asl4562 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载体 pET28a-asl4562 构建第44-45页
     ·relBE 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载体 pET28a-relBE 构建第45-46页
     ·asl4561、asl4562 及 relBE 表达产物对 BL21 影响第46页
     ·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检测第46-47页
     ·relBE 基因表达蛋白的条件优化第47-49页
   ·讨论第49-51页
第4章 all3211/asl3212 和 asl4561/asl4562 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第51-57页
   ·引言第51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1-53页
     ·实验菌株及质粒第51-52页
     ·PCR 引物第52页
     ·PCR 扩增目的片段第52-53页
     ·鱼腥藻 PCC7120 的转化及筛选第53页
   ·结果第53-56页
     ·all3211-asl3212 基因缺失突变重组质粒构建第53-54页
     ·asl4561-asl4562 基因缺失突变重组质粒构建第54-55页
     ·all3211-asl3212 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第55-56页
     ·asl4561-asl4562 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第56页
   ·讨论第56-57页
第5章 all3211/asl3212和 asl4561/asl4562 基因对鱼腥藻 PCC7120的毒性及抗毒性作用第57-65页
   ·引言第57页
   ·实验材料第57-58页
     ·实验菌株及质粒第57-58页
     ·PCR 引物第58页
     ·培养条件第58页
   ·实验方法第58-59页
     ·实验操作第58页
     ·铜离子诱导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8-59页
     ·铜离子诱导表达毒素-抗毒素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构建第59页
     ·鱼腥藻 PCC7120 的转化及筛选第59页
     ·转化菌诱导方法及生长分析第59页
   ·实验结果第59-63页
     ·铜离子诱导表达载体构建及酶切鉴定第60页
     ·铜离子诱导 all3211 和 all3211/asl3212 表达的重组质构建第60页
     ·铜离子诱导 asl4561 及 asl4561/asl4562 表达的重组质粒构建第60-61页
     ·铜离子诱导表达结果分析第61-63页
   ·讨论第63-65页
主要结论及展望第65-67页
 1 结论第65页
 2 研究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蓝藻和抗生素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生态学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烟气中重金属元素的激光击穿光谱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