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氢铵焙烧红土镍矿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前言 | 第9页 |
| ·市场分析 | 第9-10页 |
| ·镍矿资源 | 第10-12页 |
| ·红土镍矿处理工艺 | 第12-19页 |
| ·湿法处理工艺 | 第13-15页 |
| ·火法处理工艺 | 第15-17页 |
| ·火法-湿法处理工艺 | 第17-18页 |
| ·硫酸化培烧-水浸处理工艺 | 第18-19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料、流程及方法 | 第21-27页 |
|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 ·化学试剂 | 第22-23页 |
| ·实验设备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元素分析 | 第24-25页 |
| ·Ni、Co、Mn元素的分析 | 第24页 |
| ·全铁的分析 | 第24-25页 |
| ·镁元素的分析 | 第25页 |
| ·样品表征与检测 | 第25-27页 |
| ·XRD分析 | 第25-26页 |
| ·TG-DTA分析 | 第26页 |
| ·SEM分析 | 第26页 |
| ·ICP-AES分析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红土镍矿硫酸化焙烧过程分析 | 第27-36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焙烧物料物相分析 | 第27-28页 |
| ·硫酸化焙烧过程热力学分析 | 第28-31页 |
| ·低温焙烧阶段 | 第28-29页 |
| ·高温焙烧阶段 | 第29-31页 |
| ·硫酸化焙烧TG-DTA分析 | 第31-33页 |
| ·硫酸化焙烧熟料SEM分析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红土镍矿硫酸化焙烧工艺研究 | 第36-52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低温焙烧过程工艺研究 | 第36-40页 |
| ·酸化剂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低温焙烧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 ·低温焙烧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高温焙烧过程工艺研究 | 第40-43页 |
| ·高温焙烧进料方式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高温焙烧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高温焙烧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添加剂对硫酸化焙烧的影响 | 第43-48页 |
| ·硫酸钠对硅镁质型红土镍矿焙烧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硫酸钠对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焙烧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硫酸钠影响机理 | 第45-48页 |
| ·浸出过程工艺研究 | 第48-51页 |
| ·低温焙烧熟料浸出工艺 | 第48-50页 |
| ·高温焙烧熟料浸出工艺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浸出液提取有价金属初步研究 | 第52-65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实验原料 | 第52-53页 |
| ·实验原理 | 第53-60页 |
| ·NH_3-NH_4~+-H_2O系平衡 | 第54-55页 |
| ·Fe-NH_3-H_2O系平衡 | 第55页 |
| ·Ni-NH_3-H_2O系平衡 | 第55-59页 |
| ·Mg-NH_3-H_2O系平衡 | 第59-60页 |
| ·实验内容 | 第60-64页 |
| ·反应pH值对沉淀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 ·沉淀产物的表征及分析 | 第61-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