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后期延安小说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概念的界定:从“延安文学”到“后期延安小说”第8-9页
   ·结构、方法与目的第9-10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第10-12页
1 主流话语的生成第12-17页
   ·文化领导权的确立第12-14页
     ·从“启蒙”走向“大众化”第13页
     ·“党的文学”的生成第13-14页
   ·创作方向的确立第14-17页
     ·主流思想的成功阐释第14-15页
     ·全面掀起的整风运动第15-17页
2 文学创作的时代构成第17-23页
   ·革命生活的全新演绎第17-20页
     ·失语的革命者第17-18页
     ·新形象典型的书写第18-20页
   ·民间形式的“借用”与“再造”第20-23页
     ·“民间”的意识形态化第20-21页
     ·语言形态的丰富与表现第21-23页
3 文学创作的实绩第23-35页
   ·丁玲:主流话语下的积极转型第23-26页
     ·女性自我意识的延续第24-25页
     ·主流意识形态的凸显第25-26页
   ·赵树理:大众化叙事策略的成功第26-30页
     ·为农民、写农民——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第27-29页
     ·地方言、评书体——大众化叙事策略与可说性文本第29-30页
   ·孙犁:富有诗意美的战争生活第30-35页
     ·纷然多姿的妇女形象塑造第30-32页
     ·浓郁的抒情诗格调第32-35页
4 “终结”及其文学史意义第35-39页
   ·“终结”与“延伸”——延安文艺的新发展第35-37页
     ·分赴新区的延安文艺大军第35-36页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第36-37页
   ·创作实践与意义构成第37-39页
     ·真切的时代记录第37-38页
     ·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的重新建构第38-39页
结束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陆时雍的“情真”与“韵长”
下一篇:《新月》—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