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基于性能的超限高层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超限高层建筑的产生第11-13页
     ·背景第11-12页
     ·原因第12-13页
   ·超限高层建筑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管理第14页
     ·超限高层建筑的审查制度第14页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4-1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超限高层结构中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第17-25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第17-19页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第17-18页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内容第18页
     ·结构抗震性能水平第18-19页
     ·设定地震风险水平第19页
     ·新规范中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纳入第19页
   ·超限高层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第19-21页
     ·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第20页
     ·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第20-21页
     ·超限高层结构的性能目标选用第21页
   ·超限高层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改进第21-25页
     ·超限高层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第21-22页
     ·“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提出第22页
     ·“四水准”抗震思想的评价第22-23页
     ·“四水准”抗震设防的特征参数分析第23-25页
第3章 超限高层结构中的 Pushover 方法第25-41页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第25页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第25-32页
     ·概述第25-27页
     ·Pushover 方法的应用第27页
     ·Pushover 方法的基本假定第27页
     ·多自由度体系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转换第27-29页
     ·水平荷载分布模式第29-32页
   ·典型的 Pushover 分析方法第32-36页
     ·能力谱法第32-33页
     ·N2 法第33-36页
   ·Pushover 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第36-38页
     ·强度折减系数的确定第36-37页
     ·形状向量的改进第37-38页
     ·能力曲线的折线化第38页
   ·超限高层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改进第38-41页
     ·改进 Pushover 分析方法的步骤第38-40页
     ·改进 Pushover 分析方法的评价第40-41页
第4章 超限高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第41-65页
   ·概述第41-42页
     ·ETABS 软件简介第41页
     ·关于塑性铰的设置和说明第41页
     ·关于水平荷载分布模式的说明第41-42页
   ·某 12 层框架结构算例第42-49页
     ·均匀分布荷载模式下的分析第42-45页
     ·倒三角形分布荷载模式下的分析第45-48页
     ·动力时程分析第48-49页
     ·结果分析第49页
   ·某 15 层框架结构算例第49-56页
     ·均匀分布荷载模式下的分析第50-52页
     ·倒三角形分布荷载模式下的分析第52-55页
     ·动力时程分析第55-56页
     ·结果分析第56页
   ·某 18 层框架结构算例第56-63页
     ·均匀分布荷载模式下的分析第57-59页
     ·倒三角形分布荷载模式下的分析第59-62页
     ·动力时程分析第62-63页
     ·结果分析第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超限高层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改善的参数研究第65-95页
   ·原 15 层算例考虑各参数的影响第65-75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第65-68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第68-71页
     ·梁配筋率为 1.34%第71-74页
     ·结果分析第74-75页
   ·原 18 层算例考虑各参数的影响第75-93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第75-78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第78-82页
     ·梁配筋率为 1.5%第82-85页
     ·梁配筋率为 1.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第85-88页
     ·增大薄弱层的柱截面第88-92页
     ·结果分析第92-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结论第95-96页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分析与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下一篇:湘潭步步高广场空调系统方案比较与节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