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投入产出分析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 | 第10-13页 |
·水资源投入产出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水资源条件 | 第17-26页 |
·自然地理 | 第17-20页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地貌特征 | 第17-18页 |
·气候特征 | 第18页 |
·土壤 | 第18-19页 |
·森林植被 | 第19页 |
·矿产资源 | 第19页 |
·河流水系 | 第19-20页 |
·社会经济 | 第20-21页 |
·水资源概况 | 第21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21-23页 |
·污水排放现状 | 第23-24页 |
·水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 第24-26页 |
3 需水预测与可供水量 | 第26-40页 |
·规划水平年 | 第26-27页 |
·总体目标 | 第26页 |
·2020水平年 | 第26页 |
·2030水平年 | 第26-27页 |
·需水预测 | 第27-33页 |
·生活需水预测 | 第27页 |
·农业需水预测 | 第27-28页 |
·工业需水预测 | 第28页 |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 第28页 |
·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28-29页 |
·总需水量 | 第29-33页 |
·水资源可供水量 | 第33-40页 |
·现状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33-37页 |
·规划年可供水量 | 第37-40页 |
4 水资源优化配置 | 第40-54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第40页 |
·水资源配置的原则 | 第40-41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 第41-45页 |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41-42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 | 第42-43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参数确定 | 第43-45页 |
·粒子群算法 | 第45-49页 |
·粒子群算法原理 | 第45-46页 |
·粒子的编码 | 第46-47页 |
·适用度函数的构造 | 第47页 |
·约束条件的处理 | 第47-48页 |
·PSO算法用于水资源配置模型的求解流程 | 第48-49页 |
·宝鸡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分析 | 第49-54页 |
5 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 | 第54-74页 |
·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 | 第54-59页 |
·投入产出表 | 第54-56页 |
·投入产出模型 | 第56-57页 |
·投入产出系数 | 第57-59页 |
·投入产出分析的特点及系统性特征 | 第59-61页 |
·投入产出分析的特点 | 第59页 |
·投入产出分析的系统性特征 | 第59-61页 |
·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理论框架 | 第61-68页 |
·外部不经济性和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 第61页 |
·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 | 第61-63页 |
·用水效率分析 | 第63-64页 |
·用水效益分析 | 第64-65页 |
·经济用水特性综合评价指标 | 第65-68页 |
·宝鸡市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 | 第68-74页 |
·用水效率分析 | 第69-70页 |
·用水效益分析 | 第70页 |
·用水综合分析评价 | 第70-74页 |
6 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 第74-79页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 第74-75页 |
·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用水管理制度 | 第75-76页 |
·促进科技创新,加强水环境监测 | 第76-77页 |
·建立有效的水资源质量保护区 | 第77页 |
·重视水资源、水环境管理和保护的公众参与 | 第77页 |
·建立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 第77-7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