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关于组织 | 第11-12页 |
| ·关于农业中介组织及其作用 | 第12页 |
| ·关于运销大户等流通中介组织的作用 | 第12-13页 |
| ·农业中介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运销大户的形成和发展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研究的目标 | 第14-15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 ·分析框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及研究假设 | 第18-24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8-19页 |
| ·关于交易费用的界定 | 第18页 |
| ·关于交易费用的构成 | 第18页 |
| ·关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 第18-19页 |
| ·垄断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 ·关于垄断的界定 | 第19页 |
| ·关于垄断的成因 | 第19-20页 |
| ·对垄断是否合理的评价 | 第20-21页 |
| ·关于买方垄断 | 第21页 |
| ·关于生产要素价格和数量决定论 | 第21-23页 |
|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垄断运销大户对农户利益改进和侵害并存的案例分析 | 第24-28页 |
| ·温香镇农产品运销大户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 ·农产品运销大户的界定 | 第24页 |
| ·温香镇农产品运销大户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 ·温香镇农产品运销大户行业垄断格局的形成 | 第25页 |
| ·垄断运销大户对农户利益的改进 | 第25-27页 |
| ·垄断运销大户对农户利益的侵害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垄断运销大户对农户利益改进和侵害并存的理论分析 | 第28-34页 |
| ·垄断运销大户存在的原因 | 第28-30页 |
| ·垄断的重新界定 | 第28页 |
| ·买方垄断存在的买方原因 | 第28页 |
| ·买方垄断存在的卖方原因 | 第28-29页 |
| ·垄断运销大户存在的主要原因 | 第29页 |
| ·关于寻租和不合理垄断 | 第29-30页 |
| ·卡特尔式垄断运销大户的形成机理 | 第30页 |
| ·相对于小农户面对大市场,垄断运销大户改进农户利益的理论分析 | 第30页 |
| ·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垄断运销大户侵害农户利益的理论分析 | 第30-32页 |
| ·完全竞争情形下运销大户关于农产品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 第31页 |
| ·垄断形下运销大户关于农产品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 第31-32页 |
| ·两种情形下的比较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五章 农户被迫接受垄断运销大户交易条件的博弈分析 | 第34-41页 |
| ·传统的观点 | 第34-36页 |
| ·不平等谈判地位论 | 第34页 |
| ·非对称信息 | 第34-35页 |
| ·外部性 | 第35-36页 |
| ·外部性不对称的界定及其对农户行为影响的基本假设 | 第36页 |
| ·外部性不对称下农户之间决策选择的博弈分析 | 第36-39页 |
| ·农户之间是否参与谈判的博弈模型设计 | 第36-38页 |
|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贝叶斯均衡分析 | 第38页 |
| ·垄断运销大户实行可置信的威胁 | 第38页 |
| ·可置信威胁容易形成的原因 | 第38-39页 |
| ·多个农户之间是否参与谈判的博弈分析 | 第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六章 消除垄断运销大户侵害农户利益的对策 | 第41-45页 |
| ·建立农户合作组织 | 第41-43页 |
| ·建立的原因 | 第41页 |
| ·合作组织建立的障碍 | 第41-42页 |
| ·农户合作组织的建立原则 | 第42-43页 |
| ·农户合作组织内部机制设计 | 第43页 |
| ·引入竞争机制,多元化发展农产品运销中介 | 第43-44页 |
| ·其它措施 | 第44-45页 |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45-47页 |
| ·主要研究结论以及其适用性 | 第45-46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5页 |
| ·结论的适用性 | 第45-46页 |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6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