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绪论 | 第10-23页 |
| ·椿根皮概况 | 第10-13页 |
| ·臭椿属植物的分布及分类 | 第10-11页 |
| ·臭椿的形态特征 | 第11页 |
| ·臭椿属的化学成分 | 第11-12页 |
| ·臭椿属的主要药理作用 | 第12-13页 |
| ·椿根皮中主要化学成分 | 第13-18页 |
| ·苦木苦素类化合物 | 第13-16页 |
| ·生物碱类化合物 | 第16-18页 |
| ·其他化学成分 | 第18页 |
| ·中药分离技术简介 | 第18-21页 |
| ·硅胶柱层析法 | 第19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9-20页 |
| ·高速逆流色谱法 | 第20-2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椿根皮中强级性化合物 | 第23-39页 |
| ·仪器、试剂与材料 | 第23-24页 |
| ·仪器 | 第23页 |
| ·试剂 | 第23页 |
| ·中药 | 第23页 |
| ·基本实验器材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 ·椿根皮粗提物的制备 | 第24页 |
| ·样品处理 | 第24页 |
| ·色谱条件 | 第24-25页 |
| ·质谱条件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 ·椿根皮粗提物分离组分的选择 | 第25-27页 |
| ·制备型HPLC 分离纯化结果 | 第27页 |
| ·制备后HPLC 分离纯化结果 | 第27-30页 |
| ·结构鉴定 | 第30-34页 |
| ·讨论 | 第34-36页 |
| ·HPLC 的分析条件的优化 | 第34-35页 |
| ·微量化合物研究意义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9页 |
| 3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弱极性椿根皮粗提物中的化合物 | 第39-49页 |
| ·仪器、试剂与材料 | 第39-40页 |
| ·仪器 | 第39页 |
| ·试剂 | 第39页 |
| ·中药 | 第39-40页 |
| ·基本实验器材与第二章相同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样品准备 | 第40页 |
| ·体系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40页 |
| ·溶剂体系和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40页 |
| ·HSCCC 分离纯化的过程 | 第40-41页 |
| ·HPLC 色谱条件 | 第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 ·椿根皮沉淀粗提物分离方法的选择 | 第41-42页 |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体系的选择 | 第42-43页 |
| ·HSCCC 分离纯化的结果 | 第43-44页 |
| ·HPLC 的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 ·结构鉴定 | 第45-47页 |
| ·讨论 | 第47页 |
| ·HSCCC 两项体系及分配系数的选择 | 第47页 |
| ·改变转数和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附录A 谱图 | 第56-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