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结构安排 | 第16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2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主要特点 | 第18-26页 |
·战前及两次世界大战阶段美国对外直接投资 | 第18-21页 |
·一战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两次世界大战阶段美国对外直接投资 | 第19-21页 |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对外直接投资 | 第21-22页 |
·投资地区由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转向发达国家 | 第21-22页 |
·部门结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 第22页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的新特点 | 第22-26页 |
·地区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 | 第23-24页 |
·服务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行业 | 第24-25页 |
·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 第25-26页 |
3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外部条件 | 第26-37页 |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 | 第26-28页 |
·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 | 第26-27页 |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 第27-28页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第28-30页 |
·贸易全球化推动了投资规模 | 第29页 |
·金融全球化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 第29-30页 |
·投资全球化为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必要条件 | 第30页 |
·美国政府的鼓励促进措施 | 第30-33页 |
·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保障 | 第30-31页 |
·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持 | 第31页 |
·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保障 | 第31-32页 |
·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信息服务 | 第32-33页 |
·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改善 | 第33-37页 |
·东道国的经济进一步自由化和市场化 | 第33-34页 |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激励政策进一步增强 | 第34页 |
·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改善,劳动力素质提高 | 第34-37页 |
4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动因 | 第37-46页 |
·追逐高额利润是根本动力 | 第37-39页 |
·较高的对外直接投资利润率 | 第37-38页 |
·稳定的垄断利润量 | 第38-39页 |
·争夺国外生产和销售市场 | 第39-42页 |
·控制某些原料和燃料的生产与供应 | 第39-40页 |
·垄断、控制和争取海外制成品市场,排除海外竞争者 | 第40-41页 |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 第41-42页 |
·拥有各种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基础 | 第42-44页 |
·所有权优势 | 第43页 |
·内部化优势 | 第43-44页 |
·区位优势 | 第44页 |
·其它动因 | 第44-46页 |
·效率导向型投资 | 第44-45页 |
·转移本国污染 | 第45页 |
·实现企业的全球发展 | 第45-46页 |
5 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 第46-51页 |
·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适度多元化战略 | 第46-48页 |
·大规模定制战略 | 第48页 |
·以并购为主导的成长战略 | 第48-49页 |
·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战略 | 第49-50页 |
·当地化战略 | 第50-51页 |
6 结论及启示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启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