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论文基本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第17-24页 |
第一节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理论阐述 | 第17-21页 |
一、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第17页 |
二、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 | 第17-21页 |
第二节 病种定额付费制度 | 第21-24页 |
一、 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的定义 | 第21-22页 |
二、 病种种类的确定 | 第22页 |
三、 实施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方面起到的作用 | 第22页 |
四、 实施病种定额付费制度遇到的问题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运行情况 | 第24-27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付政策的基本框架 | 第24页 |
第二节 云南省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情况介绍 | 第24-27页 |
一、 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 | 第24-25页 |
二、 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构成 | 第25页 |
三、 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的确定 | 第25页 |
四、 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构成情况分析 | 第25页 |
五、 参保人员的结构构成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付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 | 第27-41页 |
第一节 云南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运行情况分析 | 第27-32页 |
一、 基金收入情况 | 第27-28页 |
二、 基金支出情况 | 第28-29页 |
三、 收不抵支情况的出现 | 第29页 |
四、 城镇职工费用发生及结算情况 | 第29-32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运行情况评价 | 第32-41页 |
一、 所取得的成果 | 第32-36页 |
二、 出现的问题 | 第36-41页 |
第五章 国外的经验的借鉴 | 第41-45页 |
第一节 国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概述 | 第41-43页 |
一、 “总额预算,超支分担”的医疗保险支付政策 | 第41页 |
二、 住院门诊双轨制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德国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5页 |
一、 对参保人的监管转向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 第43-44页 |
二、 改革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采用按病种付费的试点 | 第44-45页 |
第六章 对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45-59页 |
第一节 对云南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45-54页 |
一、 推进付费方式改革,综合运用多种费用结算方式 | 第45页 |
二、 支付范围从疾病治疗补偿项目逐步扩展至与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的相关服务项目 | 第45-47页 |
三、 针对不同层级的医院实行不同的支付手段 | 第47页 |
四、 积极发展社区医疗服务 | 第47-49页 |
五、 完善医保谈判机制 | 第49-50页 |
六、 改革医药购买机制,实行医保机构的打包定价 | 第50-51页 |
七、 进一步完善异地持卡就医住院费用控制措施 | 第51-53页 |
八、 加强医、患、保之间的互动,形成修订完善的病种结算长效机制 | 第53页 |
九、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监控体系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实施按病种付费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 第54-59页 |
一、 恰当选择符合云南省实际特点的病种支出模式 | 第54-55页 |
二、 科学地运用,确保参保患者的合理治疗 | 第55页 |
三、 合理界定医保病种结算管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 第55-56页 |
四、 “按病种付费”并不等同于“按病种限费” | 第56-57页 |
五、 制定病种高值耗材的最高限价标准 | 第57页 |
六、 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具体操作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