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双目立体图像采集与重建算法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立体成像的基本原理 | 第11-14页 |
| ·生理视差 | 第11-13页 |
| ·心理暗示 | 第13-14页 |
| ·立体视觉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4-17页 |
|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双目立体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 第19-36页 |
| ·双目立体图像采集系统方案 | 第19-21页 |
| ·ARM11嵌入式主控平台 | 第21-22页 |
| ·CMOS与CCD传感器选型 | 第22-27页 |
| ·图像采集程序设计 | 第27-31页 |
| ·用单镜头实现立体图像采集 | 第31-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36-47页 |
| ·四种坐标系变换 | 第36-41页 |
| ·计算机图像坐标系 | 第36-37页 |
| ·成像平面坐标系 | 第37-38页 |
| ·摄像机坐标系 | 第38-39页 |
| ·世界坐标系 | 第39-41页 |
| ·摄像机标定基本方法 | 第41-45页 |
| ·传统标定法 | 第42-43页 |
| ·自标定法 | 第43-44页 |
| ·主动视觉标定法 | 第44-45页 |
| ·标定实验及结果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双目立体图像匹配 | 第47-73页 |
| ·立体图像匹配的难点 | 第47-48页 |
| ·立体图像匹配约束条件 | 第48-50页 |
| ·Marr三约束 | 第48-49页 |
| ·对极约束 | 第49-50页 |
| ·立体图像匹配基本方法 | 第50-56页 |
| ·区域匹配 | 第51-54页 |
| ·特征匹配 | 第54-55页 |
| ·相位匹配 | 第55-56页 |
| ·改进的Census变换匹配方法 | 第56-71页 |
| ·Census匹配基本原理 | 第56-59页 |
| ·结合中值滤波的Census匹配 | 第59-60页 |
| ·结合梯度特征的Census匹配 | 第60-63页 |
| ·实时优化算法 | 第63-66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6-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五章 双目立体图像重建 | 第73-84页 |
| ·空间点的重建 | 第73-76页 |
| ·普适摄像机模型空间点重建 | 第73-74页 |
| ·平行摄像机模型空间点重建 | 第74-76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6-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