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评析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论文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页 |
三、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 第13页 |
第四节 区域划分说明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中国能源强度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 第14-22页 |
第一节 中国能源强度的现状 | 第14-17页 |
一、能源强度概念 | 第14页 |
二、我国能源强度总体状况 | 第14-16页 |
三、区域能源强度状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 第17-22页 |
一、外商直接投资总体状况 | 第17页 |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状况 | 第17-19页 |
三、东、中、西部地区FDI分布现状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能源强度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第一节 区域能源强度的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一、经济增长与区域能源强度 | 第22页 |
二、技术进步与区域能源强度 | 第22-23页 |
三、产业结构变化与区域能源强度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传导机制 | 第24-28页 |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规模效应影响区域能源强度 | 第24页 |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影响区域能源强度 | 第24-27页 |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影响区域能源强度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28-51页 |
第一节 FDI与区域能源强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28-34页 |
一、计量模型建立及变量说明 | 第28-29页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9页 |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29-34页 |
第二节 区域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 | 第34-41页 |
一、分解模型 | 第34-36页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6-37页 |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37-41页 |
第三节 FDI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基于脉冲响应函数 | 第41-49页 |
一、方法介绍 | 第41-45页 |
二、变量与数据说明 | 第45页 |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45-49页 |
第四节 实证结论总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改善我国区域能源强度状况的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一、尽快健全和完善引资政策法规 | 第51-52页 |
二、引导FDI的产业流向,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52页 |
三、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全面提升能源效率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