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导论 | 第8-11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9页 |
| ·主要创新和局限 | 第9-11页 |
| 2 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信息化概念 | 第11页 |
| ·工业化概念 | 第11-12页 |
|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 第16-20页 |
|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矛盾统一关系 | 第16-17页 |
| ·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的表现方式 | 第17-20页 |
|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主要表现 | 第17-18页 |
|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表现 | 第18页 |
|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 第18-20页 |
| 4 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概况 | 第20-31页 |
| ·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第20-25页 |
| ·广东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 ·广东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 ·广东信息化指数与工业化指数的测算 | 第25-31页 |
| ·广东信息化指数的测算 | 第25-28页 |
| ·广东工业化指数的测算 | 第28-31页 |
| 5 基于 VAR 模型的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分析 | 第31-36页 |
| ·变量的引用和模型的构建 | 第31页 |
| ·研究方法和步骤 | 第31-32页 |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2-35页 |
| ·单位根检验结果 | 第32页 |
| ·协整方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 第33页 |
|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33-34页 |
| ·方差分解分析 | 第34-35页 |
| ·实证分析总结 | 第35-36页 |
| 6 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 第36-40页 |
| ·企业层面 | 第36-37页 |
| ·行业层面 | 第37-38页 |
| ·区域层面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