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8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 ·LED简介 | 第8-9页 |
| ·白光LED的主要实现方式 | 第8页 |
| ·蓝光LED激发的荧光粉 | 第8-9页 |
| ·近紫外光LED激发的荧光粉 | 第9页 |
| ·稀土发光材料 | 第9-16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 第9-10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优异性能 | 第10-11页 |
| ·稀土元素的能级与跃迁 | 第11-14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 | 第14-16页 |
| ·稀土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 第16-19页 |
| ·高温固相法 | 第16页 |
| ·喷雾热解法 | 第16-17页 |
| ·燃烧法 | 第17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7页 |
| ·沉淀法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YAG:Ce荧光粉的制备与荧光性能 | 第19-32页 |
| ·YAG荧光粉的微观结构 | 第19-20页 |
| ·YAG:Ce的发光特性及发光机理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0-21页 |
| ·样品表征 | 第21-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2页 |
| ·YAG:Ce荧光粉的表征 | 第22-24页 |
| ·掺杂铈离子的浓度对YAG:Ce荧光粉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基质阳离子取代对YAG:Ce荧光粉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25-28页 |
| ·高温固相法制备工艺的改进 | 第28-30页 |
| ·氮氢保护气流量比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Gd_(2-x)(MoO_4)_3:Eu_x~(3+)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32-39页 |
| ·前言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页 |
|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 ·不同灼烧温度的荧光粉Gd_(2-x)(MoO_4)_3:Eu_x~(3+)的XRD分析 | 第33-34页 |
| ·温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34页 |
| ·激活剂Eu~(3+)的掺杂对Gd_(2-x)(MoO_4)_3:Eu_x~(3+)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 ·添加助熔剂Li_2CO_3对Gd_(1.5)(MoO_4)_3:Eu_(0.5)~(3+)的影响 | 第36-37页 |
| ·Li2CO3的掺杂量为3%时,Eu3+的掺杂量对Gd2-x(MoO4)3:Eux3+的荧光影响 | 第37-39页 |
| 结论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