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基于初级视觉机制的图像编码模型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绪论第13-23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存在问题第17-18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18-20页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20-23页
2 初级视皮层的神经机制及自然图像下的线性编码模型简述第23-47页
   ·人类视觉系统第23-31页
     ·视觉系统概述第24-25页
     ·初级视皮层的神经机制第25-31页
   ·自然图像的统计特性及其线性编码模型第31-44页
     ·图像空间第32-33页
     ·自然图像的定义第33-35页
     ·自然图像的统计特性第35-37页
     ·自然图像的线性生成模型第37-44页
   ·小结第44-47页
3 基于成对累计量的自然图像拓扑编码模型第47-71页
   ·引言第47-48页
   ·相关工作第48-53页
     ·独立子空间模型第48-50页
     ·拓扑独立分量分析模型第50-52页
     ·复杂细胞汇聚模型第52页
     ·快速独立子空间算法第52-53页
   ·成对累计量独立分量分析模型第53-56页
   ·快速不动点算法第56-58页
   ·不动点算法理论分析第58-62页
     ·收敛阶次第58-59页
     ·PCICA-F算法的局部收敛性分析第59-62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2-67页
     ·收敛性分析第63-64页
     ·自然图像基函数第64-66页
     ·分量间高阶相关性的比较第66-67页
   ·PCICA模型与ISA和TICA模型的不同第67-70页
   ·小结第70-71页
4 基于准正交假设的自然图像超完备拓扑编码模型第71-87页
   ·引言第71-72页
   ·相关工作第72-74页
     ·学生乘积模型第72-74页
   ·高维空间中的准正交现象第74-75页
   ·自然图像超完备拓扑编码模型第75-79页
     ·超完备的成对累计量独立分量分析模型第76-78页
     ·OPCICA模型的快速不动点算法第78-79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9-84页
     ·算法收敛性分析第80-81页
     ·自然图像超完备拓扑表示第81-83页
     ·OPCICA中准正交处理的有效性第83-84页
   ·小结第84-87页
5 复杂细胞启发下的图像特征提取模型第87-109页
   ·引言第87-88页
   ·相关工作第88-91页
     ·基于稀疏编码的特征提取方法第88-89页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第89-90页
     ·IPSD算法第90页
     ·SIFT算法第90-91页
   ·基于复杂细胞描述子的特征提取模型第91-97页
     ·复杂细胞感受野和复杂细胞描述子第91-93页
     ·提取图像块的复杂细胞特征第93-96页
     ·基于ICC描述子的特征提取方法第96-97页
   ·实验第97-107页
     ·复杂细胞不变性第97-98页
     ·Caltech-101目标识别第98-100页
     ·MNIST手写体数字识别第100-106页
     ·不同的汇聚方式比较第106-107页
   ·小结第107-10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09-113页
   ·全文工作总结第109-110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110-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1页
作者简历第121-12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的科学与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