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地籍数据集成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图索引 | 第8-9页 |
表索引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3-17页 |
·地籍与地籍管理的现状和趋势 | 第13-15页 |
·地籍信息系统的现状和趋势 | 第15-16页 |
·GIS数据集成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技术路线和论文内容安排 | 第17-20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 第20-29页 |
·空间数据集成模式 | 第20-23页 |
·外部数据交换模式 | 第20-21页 |
·空间数据互操作模式 | 第21页 |
·空间数据直接访问模式 | 第21-22页 |
·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SIMS)模式 | 第22页 |
·空间数据集成模式比较 | 第22-23页 |
·空间数据模型 | 第23-25页 |
·对象地籍模型 | 第23-24页 |
·时空地籍模型 | 第24-25页 |
·主流空间数据库技术 | 第25-29页 |
·空间数据库技术概述 | 第25-26页 |
·空间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 第26-27页 |
·基于 ArcSDE中间件的空间数据库技术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城乡地籍数据分析与集成 | 第29-59页 |
·地籍数据 | 第29-37页 |
·地籍数据的分类 | 第29-30页 |
·地籍数据的尺度 | 第30页 |
·地籍数据的来源 | 第30-31页 |
·地籍数据的内容 | 第31-37页 |
·地籍数据集成 | 第37-51页 |
·地籍数据集成的定义 | 第37-38页 |
·地籍数据集成的内容 | 第38-41页 |
·地籍数据集成策略 | 第41-46页 |
·地籍空间与非空间数据集成方法 | 第46-51页 |
·地籍数据集成质量标准与控制 | 第51-59页 |
·地籍空间数据集成质量标准 | 第51-53页 |
·地籍数据集成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 | 第53-59页 |
第四章 城乡地籍数据集成实例方案 | 第59-73页 |
·研究项目概述 | 第59页 |
·城乡地籍数据集成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 | 第59-61页 |
·城乡地籍数据集成基本原则 | 第60页 |
·城乡地籍数据集成技术要求 | 第60-61页 |
·城乡地籍数据集成技术路线 | 第61-63页 |
·城乡地籍数据集成成果数据库平台 | 第63-64页 |
·数据分层和编码规则 | 第64-66页 |
·数据分层 | 第64页 |
·要素分类编码 | 第64-65页 |
·地籍编码规则 | 第65-66页 |
·城乡地籍数据集成关键步骤 | 第66-72页 |
·资料收集 | 第66页 |
·多源数据集成转换 | 第66页 |
·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编辑 | 第66-69页 |
·城乡地籍数据集成质量检查 | 第69-72页 |
·地籍数据集成成果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