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杀菌剂磷酸铜的固相合成及应用研究
| 前言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杀菌剂的杀菌机理及分类 | 第11-13页 |
| ·中毒病菌的症状 | 第11页 |
| ·杀菌剂的杀菌机理 | 第11页 |
| ·杀菌剂的分类 | 第11-13页 |
| ·铜制剂杀菌剂 | 第13-18页 |
| ·铜制剂杀菌剂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 ·铜制剂杀菌剂的杀菌机理 | 第14-15页 |
| ·铜制剂杀菌剂的发展方向 | 第15页 |
| ·铜制剂杀菌剂的分类和应用 | 第15-18页 |
| ·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 第18-22页 |
| ·概述 | 第18页 |
| ·固相化学合成反应 | 第18-22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2-24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和方法 | 第24-31页 |
| ·化学反应原理 | 第24页 |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24-25页 |
| ·设备和仪器 | 第25页 |
| ·磷酸铜的合成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元素组成分析 | 第26-28页 |
| ·铜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 ·磷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 ·产品表征手段 | 第28-29页 |
| ·XRD分析 | 第28页 |
| ·红外分析 | 第28页 |
| ·热重分析 | 第28-29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9页 |
| ·激光粒度分析 | 第29页 |
| ·产品质量指标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磷酸铜的合成实验研究 | 第31-69页 |
| ·磷酸铜合成反应物的选取 | 第31-37页 |
| ·反应物成本的比较 | 第31-32页 |
| ·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反应性的比较 | 第32页 |
| ·不同反应物所得产物的物相组成比较 | 第32-37页 |
| ·磷酸铜固相合成原料的确定 | 第37页 |
| ·磷酸铜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7-47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37-41页 |
| ·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44-47页 |
| ·产物的表征 | 第47-51页 |
| ·产物的红外分析 | 第47页 |
| ·产物的热重分析 | 第47-49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9-50页 |
| ·产物粒度分布 | 第50-51页 |
| ·磷酸铜固相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 | 第51-57页 |
| ·正交实验 | 第51-55页 |
| ·验证实验 | 第55-57页 |
| ·实验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 | 第57-58页 |
| ·磷酸铜的杀菌性能研究 | 第58-69页 |
| ·实验设计 | 第58页 |
| ·实验处理方法 | 第58-59页 |
| ·对比实验 | 第59-67页 |
| ·实验结果 | 第67-69页 |
|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建议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