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红外通信的技术背景 | 第8-9页 |
·红外无线通信 | 第8页 |
·红外通信技术发展 | 第8-9页 |
·红外通信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 第9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 第9-12页 |
·标志性的嵌入式产品已经占领市场 | 第10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任务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红外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 第16-30页 |
·红外通信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红外通信IrDA协议标准 | 第17-25页 |
·核心协议层 | 第19-23页 |
·红外物理层(IrPHY) | 第19-20页 |
·链路建立协议层(IrLAP) | 第20-22页 |
·链路管理协议层(IrLMP) | 第22-23页 |
·可选红外协议层 | 第23-24页 |
·流传输协议层(TinyTP) | 第23页 |
·红外对象交换协议(IrOBEX) | 第23-24页 |
·IrCOMM协议层 | 第24页 |
·信息接入服务(IAS) | 第24页 |
·红外协议在嵌入式信息家电平台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红外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 第25-28页 |
·红外信号调制技术选择 | 第26-27页 |
·红外通信调制编码技术 | 第27-28页 |
·OOK调制方式(On-Off-Keying Moclulation) | 第27页 |
·PPM调制方式(Pulse-Position-Modulation) | 第27-28页 |
·其它调制方式 | 第28页 |
·红外无线通信的特点 | 第28-29页 |
·红外无线通信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第3章 嵌入式信息家电平台开发环境 | 第30-34页 |
·硬件开发环境 | 第30-32页 |
·硬件开发环境搭建 | 第30-32页 |
·目标板简介 | 第32页 |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第32-34页 |
第4章 红外驱动程序分析与设计 | 第34-55页 |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概述 | 第34-35页 |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分析 | 第35-47页 |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的体系结构 | 第35-36页 |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的一些基本概念 | 第36-37页 |
·device结构 | 第36-37页 |
·发送和接收 | 第37页 |
·中断 | 第37页 |
·时钟 | 第37页 |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 | 第37-41页 |
·网络驱动程序常用的系统支持 | 第41-44页 |
·内存申请和释放 | 第41页 |
·request_irq()、free_irq() | 第41-42页 |
·时钟 | 第42-43页 |
·中断打开和关闭 | 第43页 |
·注册驱动程序 | 第43页 |
·sk_buff | 第43-44页 |
·实现模式 | 第44-46页 |
·编写Linux网络驱动程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46-47页 |
·中断共享 | 第46页 |
·硬件发送忙时的处理 | 第46页 |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 第46-47页 |
·调试 | 第47页 |
·设计基于S3C2410开发板的红外驱动程序 | 第47-55页 |
·主要模块功能介绍 | 第47-53页 |
·驱动程序工作流程 | 第53-55页 |
第5章 基于红外功能的内核移植与实现 | 第55-64页 |
·红外协议栈的移植 | 第55-56页 |
·红外驱动的移植 | 第56-59页 |
·红外工具集irda-utils移植 | 第59-60页 |
·红外驱动测试 | 第60-64页 |
第6章 红外控制信号的获取 | 第64-68页 |
·红外遥控系统 | 第64页 |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 第64-65页 |
·接收器及其解码 | 第65-68页 |
第7章 红外通信 | 第68-81页 |
·红外通信程序研究 | 第68-72页 |
·C/S模式的红外通信 | 第68-72页 |
·基于IrDA协议的IrSock模式分析 | 第68页 |
·红外线套接字 | 第68-71页 |
·基于C/S模式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 第71-72页 |
·基于遥控器原理的红外通信 | 第72页 |
·红外通信控制红外设备 | 第72-81页 |
·监控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72-75页 |
·嵌入式Linux的串口通信 | 第75-81页 |
·设置串口 | 第75-78页 |
·使用串口 | 第78-81页 |
第8章 结束语 | 第81-83页 |
·总结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