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一 引言 | 第10-15页 |
| 1 天然橡胶战略地位 | 第10页 |
| 2 西双版纳橡胶种植规模和种植特点 | 第10-11页 |
| 3 胶园间作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4 山地不同海拔对森林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 | 第12-14页 |
| 5 海拔变化对人工胶-茶群落的影响及本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 二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和样地环境 | 第15-17页 |
| 1 自然概况 | 第15页 |
| 2 样地环境 | 第15-17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 1 样地选择与建立 | 第17-18页 |
| 2 橡胶生长观测及生物量计算 | 第18页 |
| 3 凋落量 | 第18页 |
| 4 林冠叶面积指数 | 第18页 |
| 5 干胶和茶叶产量 | 第18-19页 |
| 6 橡胶树地上部分净初级生产力 | 第19页 |
| 7 茶树叶片光合作用 | 第19-20页 |
| ·光合作用光响应 | 第19-20页 |
| ·光合作用日变化 | 第20页 |
| 8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 四 结果与分析 | 第21-33页 |
| 1 两个海拔高度胶-茶群落和橡胶纯林的数量特征变化 | 第21-22页 |
| 2 两个海拔高度胶-茶群落和橡胶纯林中橡胶树茎围生长的变化 | 第22-23页 |
| 3 两个海拔高度胶-茶群落和橡胶纯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年增量 | 第23页 |
| 4 两个海拔高度胶-茶群落和橡胶纯林的林冠叶面积指数 | 第23-24页 |
| 5 两个海拔高度胶-茶群落和橡胶纯林的凋落量 | 第24-27页 |
| 6 干胶和茶叶产量年动态 | 第27-28页 |
| 7 两个海拔两种模式下的橡胶树地上部分净初级生产力 | 第28-29页 |
| 8 茶树叶片光合作用 | 第29-33页 |
| ·胶-茶群落下层茶树生长的环境因子日变化 | 第29-30页 |
| ·胶-茶群落下层茶树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 | 第30-31页 |
| ·胶-茶群落下层茶树光合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 第31页 |
| ·茶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 | 第31-33页 |
| 五 讨论 | 第33-38页 |
| 1 胶-茶群落与橡胶纯林的结构和生产力比较 | 第33-34页 |
| 2 海拔高度对胶-茶群落和橡胶纯林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 橡胶林冠遮荫对林下茶树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 4 高海拔地区橡胶种植策略 | 第36-38页 |
| 六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8页 |
| 论文发表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