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学术概述第11-13页
引言第13-15页
 注释第14-15页
第一章 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概述第15-27页
 第一节 程序基本问题重述第15-19页
  一、比较分析:程序的内涵第15-17页
  二、本质揭示:法律程序的属性第17-19页
 第二节 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的概念及要素第19-24页
  一、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概念解读第19-21页
  二、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的要素第21-24页
 注释第24-27页
第二章 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的基础理论第27-49页
 第一节 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的必要性第27-35页
  一、司法性: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的根基第27-30页
  二、形式性: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的障碍第30-35页
 第二节 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的要求第35-40页
  一、价值目标:通过程序控制权力、保障权利第35-37页
  二、配置与运行:遵循程序规律,协调关系、完善机制第37-39页
  三、依据与保障:刑事检察监督程序的立法完善第39-40页
 第三节 刑事检察监督程序化的功能第40-47页
  一、刑事检察监督存在、发展合理性的证成功能第40-42页
  二、刑事检察监督效能实现的保障功能第42-44页
  三、国家法治建设发展的促进功能第44-47页
 注释第47-49页
第三章 侦查监督的程序化第49-91页
 第一节 立案监督的程序化第49-63页
  一、立案监督程序化的基础第49-52页
  二、立案监督程序化的障碍第52-55页
  三、立案监督程序化的实现第55-63页
 第二节 侦查活动监督的程序化第63-83页
  一、侦查活动监督程序的规范化第64-69页
  二、侦查活动监督手段的多元化第69-76页
  三、侦查活动监督程序的诉讼化第76-80页
  四、侦查活动监督制裁程序的建构第80-83页
 第三节 检警关系的配套改革第83-89页
  一、比较法视野中的检警关系概述第84-86页
  二、检警关系的中国模式及对侦查监督程序化的负面影响第86-87页
  三、检警关系的优化:减少配合,加强监督制约第87-89页
 注释第89-91页
第四章 审判监督的程序化第91-120页
 第一节 审判监督的相对合理性及其价值取向第91-98页
  一、一元分工体制下审判监督的合理性第91-98页
  二、审判监督的价值取向第98页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化的理由第98-106页
  一、程序理念的缺失与权力配置的缺陷第98-102页
  二、监督程序的缺陷与程序监督的缺位第102-106页
 第三节 审判监督的程序化设计第106-116页
  一、审判监督程序中权力的重新配置第106-108页
  二、完善监督程序,强化程序监督第108-113页
  三、死刑复核程序监督的程序化第113-116页
 注释第116-120页
第五章 执行监督的程序化第120-162页
 第一节 执行监督程序化的现状及分析第120-131页
  一、立法现状及弊端第120-123页
  二、监督现状及效果评价第123-126页
  三、域外执行权制衡机制考察及启示第126-131页
 第二节 执行监督程序化改造论纲第131-140页
  一、执行监督理念的重塑第132-134页
  二、执行监督程序的规范化第134-136页
  三、执行监督程序机制的重构第136-140页
 第三节 执行监督程序化的具体设计:以减刑、假释为例第140-158页
  一、减刑、假释法律性质的重新定位第140-143页
  二、强化检察机关对减刑、假释裁前程序的监督第143-147页
  三、以听证为载体,重构减刑、假释裁定监督程序第147-154页
  四、完善减刑、假释的跟踪监督机制第154-158页
 注释第158-162页
结语第162-164页
 注释第163-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2页
后记第172-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控制方案开发与应用
下一篇:刺槐叶瘿蚊生物学及寄生性天敌广腹细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