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24页 |
| ·3G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移动通信网络基本信令及协议介绍 | 第11-18页 |
| ·网络体系结构介绍 | 第11-12页 |
| ·相关信令及协议介绍 | 第12-18页 |
| ·3GPP2在核心网络系统的演进 | 第18-24页 |
| ·演进路线概述 | 第18-19页 |
| ·3GPP2标准版本在核心网方面的演进过程 | 第19-24页 |
| 第二章 NGN软交换技术介绍 | 第24-30页 |
| ·NGN分层结构 | 第24-26页 |
| ·NGN软交换技术 | 第26-27页 |
| ·NGN网络结构及协议体系 | 第27-30页 |
| 第三章 CDMA 2000核心网络的规划内容和流程 | 第30-38页 |
| ·CDMA 2000 1×/EV-DO核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内容 | 第30-32页 |
| ·CDMA 2000 1×/EV-DO核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流程 | 第32-35页 |
| ·核心网电路域规划与设计原则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安徽电信CDMA移动软交换核心网络的网络配置 | 第38-62页 |
| ·安徽电信网络现状 | 第38-42页 |
| ·CDMA电路域现状 | 第38-40页 |
| ·承载网CN2网络现状 | 第40-41页 |
| ·软交换网络现状 | 第41-42页 |
| ·核心网总体建设方案 | 第42-46页 |
| ·业务预测和建设规模 | 第42-44页 |
| ·拟建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总体原则 | 第44-46页 |
| ·网元配置 | 第46-54页 |
| ·MSCe设置方案 | 第46-48页 |
| ·MGW设置方案 | 第48-50页 |
| ·HLR设置方案 | 第50-54页 |
| ·中继、带宽及信令链路的配置 | 第54-62页 |
| ·话务模型和信令模型 | 第54-55页 |
| ·MGW的配置 | 第55-59页 |
| ·MSCe信令链路计算及配置 | 第59-62页 |
| 第五章 安徽电信CDMA移动软交换核心网络的网络组织 | 第62-78页 |
| ·编号方案 | 第62-65页 |
| ·移动用户号码(MDN) | 第62-63页 |
|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与移动台识别码(MIN) | 第63页 |
| ·临时本地用户号码(TLDN) | 第63-64页 |
| ·系统识别码(SID)和网络识别码(NID) | 第64页 |
| ·GT码分配方案 | 第64-65页 |
| ·路由组织 | 第65-72页 |
| ·话务网的路由组织 | 第65-68页 |
| ·信令网网络组织 | 第68-71页 |
| ·特服网络组织 | 第71页 |
| ·互联互通方案 | 第71-72页 |
| ·网管、计费、同步网络组织 | 第72-74页 |
| ·网管系统 | 第72-73页 |
| ·计费网络组织 | 第73页 |
| ·同步方式 | 第73-74页 |
| ·VPN划分及IP地址规划 | 第74-77页 |
| ·VPN的划分 | 第74-76页 |
| ·IP地址规划 | 第76-77页 |
| ·局址规划及配套系统 | 第77-78页 |
| ·核心网机房局址要求 | 第77页 |
| ·核心机房电源设备配置 | 第77页 |
| ·核心机房防雷接地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安徽电信CDMA移动软交换核心网络的相关测试 | 第78-84页 |
| ·测试目的 | 第78页 |
| ·测试原则 | 第78-79页 |
| ·测试条件 | 第79-80页 |
| ·测试项目 | 第80-84页 |
| 第七章 安徽电信CDMA移动软交换核心网络的业务应用讨论 | 第84-90页 |
| ·目前网络支持的业务 | 第84-86页 |
| ·网络安全问题 | 第86-87页 |
| ·投资效益的问题 | 第87-90页 |
| ·风险评估 | 第87-88页 |
| ·经济评价 | 第88-90页 |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