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抽象行政行为探究 | 第15-25页 |
一、抽象行政行为综述 | 第15-16页 |
(一) 国外抽象行政行为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二) 我国抽象行政行为之定义 | 第16页 |
二、抽象行政行为实质探究 | 第16-20页 |
(一) 抽象行政行为定义分析 | 第16-17页 |
(二) 现有规定之短板——具体行政行为的"外衣" | 第17-19页 |
(三) 抽象行政行为之实质——作为资源分配的行政行为 | 第19-20页 |
1.法律经济分析下的抽象行政行为 | 第19-20页 |
2.作为资源分配的抽象行政行为 | 第20页 |
三、抽象行政行为新定义——以时间划分为标准 | 第20-25页 |
(一) 时间划分定义下的抽象行政行为 | 第20-21页 |
(二) 两种划分方法之异同 | 第21-22页 |
(三) 以时间作为划分标准在我国的意义 | 第22-23页 |
(四) 时间划分下的抽象行政行为举例分析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抽象行政行为治理之核心——分权与制衡 | 第25-31页 |
一、分权与制衡概论 | 第25页 |
二、行政行为中的分权 | 第25-27页 |
三、行政行为中的制衡 | 第27-29页 |
四、作为民主进路的原则——分权与制衡下的抽象行政行为治理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抽象行政行为的一般治理——传统方法论下的视角 | 第31-41页 |
一、司法审查 | 第31-36页 |
(一) 国外司法审查研究概述 | 第31-32页 |
(二) 我国司法审查研究及现状 | 第32页 |
(三) 司法审查制度适用之前提 | 第32-34页 |
1.司法独立 | 第32-34页 |
(1) 体系独立 | 第33页 |
(2) 人员独立——司法人员的交流及互换 | 第33-34页 |
2.司法信赖 | 第34页 |
(四) 司法审查制度之建议 | 第34-35页 |
1.直接适用司法审查之弊端 | 第34页 |
2.多省巡回法庭下的司法审查 | 第34-35页 |
(五) 司法审查制度之不足 | 第35-36页 |
二、内部监督 | 第36-38页 |
(一) 内部监督之惑 | 第36页 |
(二) 监察人制度设置下的内部监督 | 第36-38页 |
1.内部监察人的人员选择 | 第36-37页 |
2.内部监察人的审查 | 第37-38页 |
3.内部监察人的任期 | 第38页 |
三、人大监督 | 第38-41页 |
(一) 外部监督的内涵与外延 | 第38-39页 |
(二) 人大的外部监督 | 第39-41页 |
1.作为一般审查方式的备案审查 | 第39页 |
2.作为特殊审查的调查审查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法律经济分析下的抽象行政行为治理——来自人民的直接监督 | 第41-57页 |
一、法律经济分析与行政法 | 第41-43页 |
(一) 法律经济分析概述 | 第41页 |
(二) 行政法的法律经济分析 | 第41-43页 |
1.不同政体下的法律经济分析 | 第41-42页 |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下的行政法法律经济分析 | 第42-43页 |
二、长尾理论 | 第43-47页 |
(一) 作为被选择用于行政法分析的经济理论 | 第43-44页 |
(二) 长尾理论简介 | 第44-47页 |
1.范围扩大的供需平衡 | 第44-45页 |
2.利基理论 | 第45-46页 |
3.过滤器 | 第46-47页 |
三、宪政中的"长尾" | 第47-53页 |
(一) 宪政中的利基产品 | 第47-49页 |
(二) 宪政的"过滤器" | 第49-51页 |
(三) 经济基础上的宪政平衡 | 第51-53页 |
四、长尾理论在抽象行政行为中的应用 | 第53-57页 |
(一) 互联网在监督抽象行政行为中的作用 | 第53-54页 |
(二) 互联网监督的体系设计——民众法律建议权 | 第54-57页 |
第五部分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