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概述 | 第9-15页 |
·刑事证据开示的界定 | 第9-11页 |
·证据开示的概念 | 第9页 |
·证据开示的类型 | 第9-10页 |
·证据开示的意义 | 第10-11页 |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价值 | 第11-15页 |
·司法公正 | 第11-13页 |
·诉讼效率 | 第13页 |
·发现真实 | 第13页 |
·对被告人辩护权的保护 | 第13-15页 |
第2章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比较法考察 | 第15-22页 |
·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 第15-17页 |
·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 第17-19页 |
·比较性结论 | 第19-22页 |
第3章 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现状及其评析 | 第22-30页 |
·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司法现状 | 第23-27页 |
·评析 | 第27-30页 |
第4章 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完善 | 第30-42页 |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第32-35页 |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具体构想 | 第35-42页 |
·刑事证据开示的主体 | 第35-37页 |
·刑事证据开示的责任 | 第37-38页 |
·刑事证据开示的范围 | 第38-40页 |
·刑事证据开示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 第40-42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的相关配套措施 | 第42-47页 |
·对刑事证据开示的司法审查 | 第42-43页 |
·赋予法官司法审查权 | 第42-43页 |
·对违反证据开示义务的制裁 | 第43页 |
·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和制度 | 第43-47页 |
·确立检察官的当事人地位,树立控辩平等观念 | 第43-44页 |
·重塑律师的角色定位,健全我国的律师制度 | 第44-45页 |
·完善证据立法,弥补制度缺陷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