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危急级漏洞挖掘及分析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Windows危急级漏洞介绍 | 第9-10页 |
| ·漏洞概念 | 第9页 |
| ·漏洞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 ·漏洞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 第2章 漏洞挖掘及分析技术原理 | 第12-25页 |
| ·32位 Windows体系结构 | 第12-13页 |
| ·漏洞挖掘技术原理 | 第13-21页 |
| ·漏洞挖掘技术模型 | 第13页 |
| ·静态分析 | 第13-17页 |
| ·动态分析 | 第17-21页 |
| ·漏洞分析技术原理 | 第21-25页 |
| ·漏洞分析技术模型 | 第21-22页 |
| ·预分析 | 第22页 |
| ·动态调试 | 第22-24页 |
| ·利用程序编写 | 第24-25页 |
| 第3章 基于协议屏蔽的漏洞挖掘技术研究 | 第25-34页 |
| ·传统漏洞挖掘技术的缺陷 | 第25-26页 |
| ·基于协议屏蔽的漏洞挖掘技术 | 第26-33页 |
| ·技术模型 | 第26-27页 |
| ·脚本集 | 第27-28页 |
| ·协议样本包 | 第28-30页 |
| ·测试数据包的构造 | 第30-32页 |
| ·漏洞信息识别 | 第32-33页 |
| ·技术优势 | 第33-34页 |
| 第4章 基于协议屏蔽的漏洞挖掘器设计 | 第34-41页 |
| ·挖掘器设计构思 | 第34页 |
| ·挖掘器总体结构 | 第34-35页 |
| ·挖掘器逻辑流程 | 第35页 |
| ·挖掘器主要模块设计 | 第35-40页 |
| ·脚本集模块设计 | 第35-36页 |
| ·协议样本包模块设计 | 第36页 |
| ·测试数据包模块设计 | 第36-39页 |
| ·漏洞信息识别模块设计 | 第39-40页 |
| ·挖掘器应用 | 第40-41页 |
| 第5章 基于模式比较的漏洞分析技术研究 | 第41-56页 |
| ·传统漏洞分析技术的缺陷 | 第41页 |
| ·基于模式比较的漏洞分析技术 | 第41-55页 |
| ·技术模型 | 第41-45页 |
| ·函数信息的获取与配对 | 第45-47页 |
| ·函数模式图的构建 | 第47-48页 |
| ·函数比较 | 第48-52页 |
| ·模式图的染色、合并与简化 | 第52-54页 |
| ·问题代码的分检 | 第54-55页 |
| ·技术优势 | 第55-56页 |
| 第6章 基于模式比较的漏洞分析器设计 | 第56-64页 |
| ·分析器设计构思 | 第56页 |
| ·分析器总体结构 | 第56-57页 |
| ·分析器逻辑流程 | 第57页 |
| ·分析器主要模块设计 | 第57-63页 |
| ·函数信息获取与配对模块设计 | 第57-59页 |
| ·模式图构建模块设计 | 第59页 |
| ·函数比较模块设计 | 第59-61页 |
| ·函数差异信息处理模块设计 | 第61-62页 |
| ·问题代码分检模块设计 | 第62-63页 |
| ·分析器应用 | 第63-64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本人在读期间科研经历及发表的论文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