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8页 |
第二章 早期的工作 | 第8-10页 |
第三章 生物物理学的诞生、分支 | 第10-12页 |
第四章 理论生物物理的物理学思想与理论支撑 | 第12-25页 |
第一节 20世纪40~70年代的量子生物学 | 第13-18页 |
一 N·玻尔和他的《光与生命》 | 第14-16页 |
二 德尔布吕克的工作 | 第16-17页 |
三 薛定谔的召唤与回应 | 第17-18页 |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 | 第18-23页 |
一 “19世纪演化悖论”、“负熵”与耗散结构理论 | 第18-22页 |
二 联系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的纽带——协同学 | 第22-23页 |
第三节 20世纪生物控制论中的里程碑——神经网络模型 | 第23-25页 |
第五章 实验生物物理的物理技术支撑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分子生物物理学中的X射线衍射技术应用 | 第25-31页 |
一 布拉格父子的工作及其影响 | 第26-27页 |
二 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的工作 | 第27-29页 |
三 肯德鲁和佩鲁兹的工作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核磁共振技术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生物学家的第三只眼睛:显微镜 | 第32-34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34-37页 |
第一节 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前景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启示 | 第36-37页 |
附录 国内生物物理学方面的工作 | 第3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