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言 | 第1页 |
| 第一章 金正喜其人 | 第7-18页 |
| 一、 金正喜生活时代的朝鲜王朝 | 第7-10页 |
| 二、 金正喜的家庭与其青少年时代 | 第10-15页 |
| 三、 金正喜的坎坷人生路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金正喜在韩中文化交流中的活动 | 第18-33页 |
| 一、 阮元与金正喜的实学思想 | 第19-21页 |
| 二、 翁方纲与金正喜的金石考据思想 | 第21-23页 |
| 三、 金正喜与朱鹤年的《饯别图》 | 第23-24页 |
| ※附录: 金正喜与中国学者互赠物品一览 | 第24-33页 |
| 第三章 金正喜的学术与艺术成就是韩中文化交流的结果 | 第33-64页 |
| 一、 学术成就 | 第33-39页 |
| (一)、 真兴王巡狩碑考证 | 第33-34页 |
| (二)、 实事求是说 | 第34-35页 |
| (三)、 寻找由王羲之字体集成的《鍪藏寺碑》 | 第35-36页 |
| (四)、 真兴王谥号订正 | 第36页 |
| (五)、 在中国出版的金正喜的《东古文存》 | 第36-37页 |
| (六)、 中国的《海东金石苑》与金正喜 | 第37-39页 |
| 二、 艺术成就 | 第39-51页 |
| (一)、 金正喜的艺术观 | 第39-40页 |
| (二)、 金正喜的书画论 | 第40-51页 |
| 三、 秋史体的形成及金正喜的书法实践 | 第51-62页 |
| (一)、 秋史体的形成 | 第51-55页 |
| (二)、 金正喜的书法实践 | 第55-62页 |
| 四、 金正喜的艺术和实践对后世的影响 | 第62-64页 |
| 结束语 | 第64-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后记 | 第69-70页 |
| 图版 | 第70-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