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筛选及其活性评价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前言第9-26页
   ·ER的发现第9-10页
   ·ER的结构第10-11页
   ·ER的转录活性第11-14页
     ·依赖配体的经典途径第11-13页
     ·不依赖配体的信号转导途径第13页
     ·细胞膜上雌激素受体引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第13-14页
   ·雌激素受体与疾病第14-17页
     ·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第14-15页
     ·雌激素受体与前列腺癌第15页
     ·雌激素受体与结肠癌第15-16页
     ·雌激素受体与骨质疏松第16-17页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第17-22页
     ·他莫昔芬第17-18页
     ·雷洛昔芬第18页
     ·托瑞米芬第18页
     ·ER亚型选择性SERM第18-20页
     ·新型SERM第20-21页
     ·植物雌激素第21-22页
   ·雌激素受体配体的筛选方法第22-26页
     ·计算机虚拟筛选第22-23页
     ·受体结合实验第23页
     ·ER与辅因子相互作用分析第23-25页
     ·受体转录活性测定第25页
     ·体内受体结合实验第25-26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6-40页
   ·实验材料第26-27页
     ·菌株、质粒和细胞株第26页
     ·试剂第26-27页
     ·仪器与设备第27页
   ·常规的实验溶液及实验方法第27-31页
     ·培养基配制第27-28页
     ·常用溶液配制第28-29页
     ·常规方法第29-31页
   ·实验方法第31-40页
     ·计算机虚拟筛选第31-32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2-34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构建第34页
     ·利用Y2H测定化合物活性—药物作用及α-gal活性测定第34-35页
     ·细胞培养第35-36页
     ·细胞转染第36页
     ·Luciferase检测第36-37页
     ·MTT第37页
     ·Western Blot第37-39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第39-40页
第3章 结果与讨论第40-53页
   ·虚拟筛选第40-41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构建第41-42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测试结果第42-46页
   ·化合物的对接构象分析第46-48页
   ·ER配体影响ER的转录激活活性第48-49页
   ·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第49-50页
   ·JB042下调雌激素诱导的cyclin D1的表达第50-51页
   ·JB042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第51-53页
第4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奈哌齐的合成研究和1-苯乙基-4-苯胺基哌啶的合成
下一篇:迷迭香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抑制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