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3页 |
1 动物实验 | 第13-18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1.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14-18页 |
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8-24页 |
2.1 可以得出的结论及讨论 | 第18-22页 |
2.2 存在着的问题及分析 | 第22-24页 |
3 戾气学说与病毒性发热的机理 | 第24-27页 |
3.1 戾气及戾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 第24-25页 |
3.2 毒的意义 | 第25-26页 |
3.3 病毒性发热的机理 | 第26-27页 |
4 达原饮的出处、发展及新方达原饮的方解和特点 | 第27-34页 |
4.1 达原饮的出处及膜原的认识 | 第27-28页 |
4.2 达原饮的药物组成 | 第28-29页 |
4.3 后世医家对达原饮的发展 | 第29-30页 |
4.4 新方达原饮组成及方解 | 第30-32页 |
4.5 新方达原饮的组方特点 | 第32-33页 |
4.6 新方达原饮与达原饮及变方的区别 | 第33-34页 |
5 新方达原饮的适应证及临床运用范畴 | 第34-37页 |
附件一 | 第37-42页 |
附件二 | 第42-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