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一)创新点 | 第20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 第21-37页 |
一、农产品的定义与分类标准 | 第21-23页 |
(一)农产品的概念界定 | 第21页 |
(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相关界定 | 第21-22页 |
(三)农产品的分类 | 第22-23页 |
二、中美农产品贸易失衡现状 | 第23-31页 |
(一)中美农产品贸易总额波动增长 | 第23-25页 |
(二)中国处于贸易逆差 | 第25-27页 |
(三)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强度指数高 | 第27-28页 |
(四)中国出口优势产品种类较少 | 第28-31页 |
三、中美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 第31-32页 |
(一)进口产品结构 | 第31页 |
(二)出口产品结构 | 第31-32页 |
四、中美农产品贸易的贸易市场地位 | 第32-36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中美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37-49页 |
一、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 | 第37-42页 |
(一)美国经济发展水平 | 第37-38页 |
(二)中国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 第38-39页 |
(三)中国土地资源 | 第39-40页 |
(四)美国贸易壁垒 | 第40-41页 |
(五)中国专业从事农业贸易的人才 | 第41-42页 |
二、中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的影响因素 | 第42-48页 |
(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 | 第42-43页 |
(二)汇率 | 第43-45页 |
(三)美国农业增加值 | 第45-46页 |
(四)中国贸易自由度 | 第46页 |
(五)中国农产品进口依存度 | 第46-48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中美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9-57页 |
一、引力模型简介 | 第49-50页 |
二、模型构建、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50-52页 |
(一)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 第50-51页 |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51-52页 |
三、平稳检验及回归结果 | 第52-56页 |
(一)平稳性检验 | 第52页 |
(二)协整检验 | 第52-53页 |
(三)回归结果 | 第53-54页 |
(四)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7-6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58-62页 |
(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贸易壁垒 | 第58-59页 |
(二)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培养技术人才,改善生产方式 | 第59页 |
(三)保持汇率的稳定,减少贸易波动 | 第59-60页 |
(四)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 | 第60页 |
(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 | 第60-61页 |
(六)积极调整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促进农产品出口均衡发展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