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外汇冲销干预理论概述 | 第15-21页 |
·冲销干预的涵义 | 第15页 |
·外汇冲销干预的机制 | 第15-17页 |
·基础货币(MB) | 第15-16页 |
·货币乘数(K) | 第16-17页 |
·外汇冲销理论模型概述 | 第17-21页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第17-18页 |
·货币模型 | 第18-19页 |
·资产组合模型 | 第19-20页 |
·理论总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现状及其对央行货币调控的影响 | 第21-27页 |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 第21-22页 |
·我国外汇占款现状 | 第22-27页 |
·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关系 | 第22-25页 |
·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调控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4章 我国的外汇冲销实践 | 第27-36页 |
·1994—1997 年:收回再贷款 | 第27-28页 |
·1998—2002 年:公开市场操作 | 第28-29页 |
·2003 年至今:发行央行票据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第29-34页 |
·我国外汇冲销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外汇干预缺乏技巧性和灵活性,市场预期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 第34页 |
·外汇冲销工具不足,操作效应存在局限性 | 第34-35页 |
·冲销操作改变了国内货币供给结构,造成实体经济资金分配不合理 | 第35-36页 |
第5章 对我国外汇冲销干预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36-46页 |
·央行反应函数的建立 | 第36-38页 |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第38-39页 |
·实证检验方法与过程 | 第39-44页 |
·对2000 年2 月—2010 年12 月全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 | 第39-41页 |
·对2000 年2 月—2005 年12 月子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 | 第41-43页 |
·对2006 年1 月—2010 年12 月子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 | 第43-44页 |
·实证结论 | 第44-46页 |
第6章 对我国外汇冲销干预的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扩大汇率的波动范围 | 第46-47页 |
·建立多元化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实现意愿结售汇下藏汇于民的目标 | 第47-48页 |
·发展国债市场,优化国债的品种、期限及持有者结构 | 第48-49页 |
·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缓解我国央行外汇冲销压力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