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 ·矢量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 第10页 |
| ·自抗扰控制技术的思想起源及其应用 | 第10-11页 |
| ·课题任务及意义 | 第11-13页 |
| 2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原理简介 | 第13-23页 |
|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3-20页 |
| ·在ABC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 第13-15页 |
| ·坐标变换矩阵 | 第15-17页 |
| ·在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 ·在任意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 ·标幺值模型 | 第19-20页 |
|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第20-23页 |
|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路及实现 | 第20-21页 |
| ·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程 | 第21-23页 |
| 3 自抗扰控制器结构及原理 | 第23-34页 |
| ·传统PID控制的缺陷 | 第23-24页 |
| ·自抗扰控制器组成及原理 | 第24-31页 |
| ·跟踪微分器 | 第24-26页 |
| ·扩张状态观测器 | 第26-28页 |
| ·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 | 第28-31页 |
| ·自抗扰控制器收敛性分析 | 第31-34页 |
| 4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4-39页 |
| ·转速环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4-35页 |
| ·q轴电流环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5页 |
| ·磁链环和d轴电流环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5-37页 |
| ·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第37-39页 |
| 5 异步电机自抗扰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39-48页 |
| ·仿真环境MATLAB简介 | 第39页 |
| ·自抗扰控制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9-43页 |
|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 ·系统在高速、低速、正反转工况下的动静态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 ·系统对负载扰动及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分析 | 第45-46页 |
| ·系统对建模误差的鲁棒性分析 | 第46-48页 |
| 6 采用ADRC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48-61页 |
|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8-53页 |
| ·主电路及其驱动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 ·相电流检测电路 | 第49-51页 |
| ·过流保护电路 | 第51页 |
| ·码盘脉冲整形隔离电路 | 第51-52页 |
|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 第52页 |
| ·键盘显示及按键操作电路 | 第52-53页 |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61页 |
| ·定点DSP的Q格式运算 | 第54-55页 |
| ·主程序流程图 | 第55-56页 |
| ·中断程序流程图 | 第56-57页 |
| ·故障处理中断程序流程图 | 第57页 |
| ·按键处理及键盘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 第57页 |
| ·ADRC子程序流程图 | 第57-61页 |
| 7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9页 |
| ·实验系统构成 | 第61页 |
| ·异步电机自抗扰矢量控制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9页 |
| ·ADRC系统各工况转速及电流波形 | 第62-64页 |
| ·ADRC系统和PI系统抗负载扰动性能对比 | 第64-67页 |
| ·ADRC系统和PI系统抗电机参数摄动性能对比 | 第67-69页 |
|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在校学习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