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预报论文--主要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预报论文--能见度预报论文

沪宁高速公路低能见度浓雾特征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参考文献第16-19页
第二章 资料来源及处理第19-27页
   ·高速公路高密度监测资料的获取第19-21页
   ·高速公路监测资料的处理第21页
   ·WRF模式的应用第21-26页
 参考文献第26-27页
第三章 沪宁高速公路低能见度浓雾的特征第27-45页
   ·雾的分类第27-28页
   ·沪宁高速公路大雾时空特征第28-31页
   ·沪宁高速公路雾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第31-33页
   ·沪宁高速公路雾的分类特征第33-37页
   ·雾的分类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第37-44页
   ·本章小结第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第四章 沪宁高速公路低能见度浓雾时的环流背景第45-63页
   ·环流分型第45-50页
   ·LAMB-JENKINSON环流分型第50-52页
   ·三次典型浓雾形势分析第52-60页
   ·本章小结第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第五章 不同参数化方案对高速公路浓雾数值模拟的敏感性第63-83页
   ·对高速公路大范围浓雾的参数化方案试验第63-71页
   ·对高速公路局地性团雾的参数化方案试验第71-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3页
第六章 沪宁高速公路大范围浓雾和镇江段团雾的模拟及诊断第83-111页
   ·沪宁高速公路大范围浓雾的模拟及诊断第83-96页
   ·沪宁高速公路镇江段团雾天气过程的模拟与诊断第96-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1页
第七章 基于SVM和粒子群算法的能见度预报研究第111-119页
   ·方法介绍第111-113页
   ·建立低能见度天气的SVM分类试验模型第113-116页
   ·沪宁高速公路SVM大雾预报模型的建立第116-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19页
第八章 高速公路浓雾预警业务系统第119-141页
   ·平台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第119页
   ·监测信息采集系统第119-124页
   ·浓雾预警系统第124-129页
   ·信息服务子系统第129-134页
   ·基于GIS的交通气象综合服务平台第134-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1页
第九章 总结和展望第141-147页
   ·主要结论第141-142页
   ·主要创新点第142页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作者简介第148-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区域气象水文环境下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研究
下一篇: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