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南缘热年代学与构造演化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柴达木盆地地质概况 | 第9-22页 |
·概述 | 第9-10页 |
·盆地类型与构造单元划分 | 第10-13页 |
·柴达木盆地周缘断裂系统 | 第13-16页 |
·盆地的主要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16-20页 |
·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 第20-21页 |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区域热年代学方法 | 第22-30页 |
·概述 | 第22页 |
·U-Pb地质年代学 | 第22-23页 |
·LA-ICP MS U-Pb年代学 | 第23-24页 |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 第24-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周缘造山带的岩浆活动 | 第30-58页 |
·概述 | 第30页 |
·阿尔金山东南侧岩浆活动 | 第30-34页 |
·祁连造山带岩浆活动 | 第34-35页 |
·柴东岩浆活动 | 第35-42页 |
·柴东地区LA-ICP MS U-Pb年代学研究 | 第42-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特征与热年代学 | 第58-77页 |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质概况 | 第58-60页 |
·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特征 | 第60-66页 |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 | 第66-69页 |
·FT测年揭示的断裂活动历史 | 第69-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东昆仑山新生代隆升历史的热年代学证据 | 第77-93页 |
·概述 | 第77-78页 |
·东昆仑地质概况 | 第78-80页 |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 | 第80-86页 |
·FT测年揭示东昆仑山的构造活动 | 第86-90页 |
·东昆仑山隆升时代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讨论 | 第90-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硕士生个人简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