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概述 | 第10-14页 |
一、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 第10-11页 |
二、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立法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三、确立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一) 是有效保障当事人诉权的需要 | 第12-13页 |
(二) 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再审立案审查的必要性 | 第13页 |
(三) 有利于加强司法的权威性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外相关制度的立法实践与借鉴 | 第14-18页 |
一、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4-15页 |
(一) 关于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 第14页 |
(二) 关于再审程序的时限和时效 | 第14-15页 |
(三) 关于再审理由的限制条件 | 第15页 |
(四) 关于再审的次数 | 第15页 |
二、与我国相关制度的区别、借鉴 | 第15-18页 |
(一) 普遍建立了再审之诉 | 第16页 |
(二) 对再审的时效、期限有明确规定 | 第16页 |
(三) 对提起再审有明确的限制 | 第16页 |
(四) 再审不得以同一理由重复地发起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现行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缺陷及原因 | 第18-23页 |
一、现行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缺陷 | 第18-20页 |
(一) 再审启动主体多元化 | 第18-19页 |
(二) 审查模式不统一 | 第19页 |
(三) 审查程序不规范 | 第19-20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一) "客观真实,有错必纠"理念的指导 | 第20-21页 |
(二)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 | 第21页 |
(三) 司法独立程度的不足 | 第21-22页 |
(四) 立法上的空白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完善现行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思考 | 第23-34页 |
一、应贯彻的基本原则 | 第23-25页 |
(一) 法律真实、依法纠错原则 | 第23页 |
(二) 有限原则 | 第23-24页 |
(三) 公开原则 | 第24页 |
(四) 诉访分立原则 | 第24-25页 |
二、重构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 第25-29页 |
(一) 取消法院的再审启动主体资格 | 第25-27页 |
(二) 保留和规范检察院的再审抗诉权 | 第27-28页 |
(三) 强化当事人主体地位,建立再审之诉 | 第28-29页 |
三、完善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具体构想 | 第29-34页 |
(一) 立卷受理阶段 | 第29-30页 |
(二) 立案审查阶段 | 第30-33页 |
(三) 实行再审立案审查预收费制度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