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Summary | 第7-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 ·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及种类 | 第13页 |
| ·农业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 第13-14页 |
| ·污染大气 | 第13页 |
| ·污染水体 | 第13-14页 |
| ·危害土壤 | 第14页 |
| ·资源浪费 | 第14页 |
| ·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 | 第14-25页 |
| ·食用菌菌糠及其利用 | 第14-20页 |
| ·食用菌菌糠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物降解机理 | 第15-16页 |
| ·纤维素的生物降解 | 第16页 |
| ·半纤维素的生物降解 | 第16-17页 |
| ·木质素的生物降解 | 第17页 |
| ·菌糠作为肥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我国其它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状况 | 第20-25页 |
| ·秸秆 | 第20-22页 |
| ·甘蔗渣 | 第22页 |
| ·苹果渣 | 第22-23页 |
| ·畜牧业废弃物 | 第23-24页 |
| ·农业蔬菜废物 | 第24-25页 |
| ·其它 | 第25页 |
| ·堆肥防治植物病害的防病机理及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 ·堆肥防病机理 | 第26-28页 |
| ·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7页 |
| ·菌糠作为植物生长促生菌载体的研究 | 第29-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 ·载体吸水性能 | 第29页 |
| ·菌肥制作 | 第29页 |
| ·菌肥质量检测 | 第29-30页 |
| ·有效菌数测定 | 第29-30页 |
| ·污染检测 | 第30页 |
| ·植物毒性 | 第30页 |
| ·盆栽试验 | 第30页 |
| ·菌糠堆肥腐熟规律的探讨 | 第30-33页 |
| ·试验材料 | 第30-31页 |
| ·菌液制作 | 第31页 |
| ·菌糠接种堆肥 | 第31页 |
| ·堆肥管理及采样 | 第31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1-33页 |
| ·堆肥终产物促生效果评价 | 第33-35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33页 |
| ·供试作物 | 第33页 |
| ·田间试验 | 第33-34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4-35页 |
| ·堆肥浸提液的抗病性 | 第35-37页 |
| ·试验菌种及来源 | 第35页 |
| ·培养基 | 第35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5-3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62页 |
| ·菌糠作为植物生长促生菌载体的研究 | 第37-41页 |
| ·载体吸水性能 | 第37页 |
| ·菌肥质量检测 | 第37-39页 |
| ·有效活菌数测定 | 第37-39页 |
| ·污染检测 | 第39页 |
| ·植物毒性 | 第39-40页 |
| ·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 ·菌糠堆肥腐熟规律的探讨 | 第41-57页 |
| ·菌糠堆肥过程中温度、pH 值、E4/E6 值的变化 | 第41-45页 |
| ·菌糠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指标的变化 | 第45-47页 |
| ·菌糠堆肥过程中全量指标的变化 | 第47-50页 |
| ·菌糠堆肥过程中速效养分的变化 | 第50-52页 |
| ·菌糠堆肥过程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 | 第52-53页 |
| ·菌糠堆肥各指标相关性及腐熟指标确定 | 第53-57页 |
| ·菌糠堆肥终产物促生效果评价 | 第57-59页 |
| ·外观观察 | 第57页 |
| ·营养成分评价 | 第57-58页 |
| ·堆肥对植物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堆肥浸提液的抗病性 | 第59-62页 |
| ·混合培养中堆肥浸提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第59页 |
| ·打孔培养中堆肥浸提液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 第59-61页 |
| ·讨论 | 第61-62页 |
| 4 结论 | 第62-64页 |
| 5 问题与展望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个人简介 | 第72-73页 |
| 导师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