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1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课程设置方面 | 第10页 |
·培养目标方面 | 第10-11页 |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11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11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11-12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2-29页 |
·大陆与台湾地区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 | 第12-22页 |
·课程的概念和内容的厘清 | 第12-14页 |
·大陆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 | 第14-20页 |
·台湾地区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对两岸的体操类课程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的比较与分析 | 第22-25页 |
·对两岸体操类课程内容异同点的比较与分析 | 第25-29页 |
·两岸体操类课程内容都与时代发展密切联系 | 第25-26页 |
·两岸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课程构架的前提 | 第26页 |
·两岸体操类课程目标均以螺旋状深入的方式进行设计 | 第26页 |
·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内容和表达方式呈现出各自特色和侧重点 | 第26-28页 |
·两岸体操类课程的内容设置与中小学实际情况及全民健身(健康体适能)大目标的相符合程度比较 | 第28-29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29页 |
·建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件 | 第35-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