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2页
   ·引言第10页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其特点第10-14页
     ·混合结构的结构体系第11-12页
     ·混合结构的优、缺点第12-14页
   ·高层混合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第14-17页
     ·国内的应用与发展第14-17页
     ·国外的应用与发展第17页
   ·高层混合结构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7-20页
     ·国内研究第17-20页
     ·国外研究第20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第20-22页
2 结构计算模型与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第22-35页
   ·有限元法第22-23页
     ·有限元法的发展第22-23页
     ·ETABS 软件的简介第23页
   ·结构计算模型第23-25页
     ·工程背景第23-24页
     ·计算模型第24-25页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第25-29页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第25-27页
     ·特征向量法和 Ritz 向量法第27页
     ·动力特性计算结果与分析第27-29页
   ·参数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29-34页
     ·外框架与核心筒的连接方式第29-33页
     ·楼板厚度的影响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高层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第35-48页
   ·反应谱的基本原理第35-37页
   ·底部剪力法第37-38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第38-40页
   ·反应谱分析第40-47页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第40-41页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楼层位移第41-42页
     ·楼层的剪重比第42-43页
     ·结构反应谱分析的楼层剪力第43-45页
     ·反应谱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构变形图第45-46页
     ·结构的楼层刚度分布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高层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第48-65页
   ·时程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第48-53页
     ·结构阻尼第51-53页
   ·地震波的选择和调整第53-55页
     ·地震波的选择第53页
     ·地震波的调整第53-55页
   ·弹性时程计算结果分析第55-62页
     ·工况1 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第55-57页
     ·工况2 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第57-58页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楼层剪力分布第58-59页
     ·结构的耗能分析第59-62页
   ·与反应谱分析计算结果的对比第62-64页
     ·基底剪力的比较第62-63页
     ·楼层位移角的对比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5 高层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第65-92页
   ·静力弹塑性的基本原理第65-66页
   ·多模态推覆分析方法第66-67页
   ·加载模式与塑性铰的定义第67-70页
     ·加载模式第67-69页
     ·塑性铰的定义第69-70页
   ·能力谱分析方法第70-73页
     ·能力谱曲线第70-71页
     ·需求谱的建立第71-72页
     ·结构性能点的确定第72-73页
   ·Pushover 法在Midas/Gen 程序中的实现第73-77页
     ·Midas/Gen 程序中的计算模型第73-74页
     ·塑性铰的定义与分配第74-76页
     ·侧向荷载加载模式及分析工况第76-77页
     ·Pushover 分析提取的结果第77页
   ·静力弹塑性结果分析第77-90页
     ·Pushover 工况1 和工况2 下的结果分析第77-83页
     ·Pushover 工况3 和工况4 下的结果分析第83-89页
     ·多模态分析结果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2-95页
   ·结论第92-94页
   ·展望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电构架中高架柱与人字柱连接节点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陶砖在建筑环境装饰中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