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幼苗外生菌根形态学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21页 |
| ·引言 | 第7页 |
| ·外生菌根研究的概述 | 第7-10页 |
| ·菌根的认识过程 | 第7-8页 |
| ·菌根的类型 | 第8-10页 |
| ·外生菌根的作用 | 第10-13页 |
| ·扩大树木根系的吸收面积和吸收范围 | 第10页 |
| ·增强宿主树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 第10页 |
| ·菌根菌通过合成植物激素来调节共生双方 | 第10-11页 |
| ·提高宿主植物的抗逆性 | 第11页 |
| ·提高宿主植物的防病和抗病性 | 第11-12页 |
| ·增强树木生长能力和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 第12页 |
| ·菌根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生产力 | 第12-13页 |
| ·外生菌根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外生菌根资源调查与分布的研究 | 第13-14页 |
| ·外生菌根生理学研究 | 第14-15页 |
| ·外生菌根的生态学研究 | 第15-16页 |
| ·外生菌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外生菌根形态、解剖及分类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外生菌根应用技术的研究 | 第18-2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1-23页 |
| ·实验地自然概况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实验样品的清洗 | 第21页 |
| ·赤松外生菌根宏观结构的观察及描述 | 第21-22页 |
| ·赤松外生菌根微观结构的观察及描述 | 第22-23页 |
| 3 结果和分析 | 第23-55页 |
| ·赤松外生菌根的类型 | 第23-49页 |
| ·菌根在赤松幼苗中的共生模式 | 第49-51页 |
| ·赤松幼苗上出现的菌根类型 | 第49-50页 |
| ·影响外生菌根频率变化的因素 | 第50-51页 |
| ·在同一株幼苗上不同类型菌根的变化 | 第51-52页 |
| ·不同海拔幼苗高度、地径、干质量的比较 | 第52-55页 |
| 4 讨论 | 第55-57页 |
| ·赤松外生菌根微观结构的观察 | 第55页 |
| ·赤松外生菌根的鉴定 | 第55页 |
| ·赤松外生菌根演替规律的研究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附录 | 第65-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