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与缩写语说明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37页 |
小麦纹枯病、栽培措施防治土传病害及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37页 |
一、小麦纹枯病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小麦纹枯病的分布 | 第13页 |
2.小麦纹枯病病原菌 | 第13-15页 |
3.小麦纹枯病的危害 | 第15-16页 |
4.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规律 | 第16页 |
5.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条件 | 第16-17页 |
6.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 第17-19页 |
二、农业防治与土传病害 | 第19-24页 |
1.土传病害(Soil-borne Diseases)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 第19-20页 |
2.防治土传病害是农业生产上的难题 | 第20页 |
3.土传病害发生的生态因素 | 第20-21页 |
4.防治土传病害的主要栽培措施对策 | 第21-24页 |
5.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4页 |
三、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1.传统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2.群落水平生理学指纹方法(CLPP) | 第26页 |
3.生物标记法 | 第26-27页 |
4.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7页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第37-69页 |
第一章 施肥处理对小麦纹枯病发生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37-47页 |
摘要 | 第37页 |
前言 | 第37-3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8-40页 |
·试验设计 | 第38-39页 |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调查 | 第39页 |
·土样的采集 | 第39页 |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 第39-40页 |
·土壤分离细菌的拮抗力测定 | 第40页 |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不同施肥处理小区的小麦纹枯病发病情况 | 第40-41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根际细菌、真菌、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根际纹枯病菌的拮抗细菌的影响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二章 旌肥对小麦根际细菌菌群多态性的影响 | 第47-60页 |
摘要 | 第47页 |
前言 | 第47-4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1页 |
·土壤样品 | 第48页 |
·土壤DNA的提取及纯化 | 第48-49页 |
·细菌16S rDNA部分序列的PCR扩增 | 第49-50页 |
·PCR反应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第50页 |
·DGGE指纹图谱分析 | 第50-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土壤总DNA的抽提、纯化及PCR扩增 | 第51-52页 |
·小麦根际土壤总细菌的DGGE | 第52-54页 |
·小麦根际土壤假单胞菌的DGGE | 第54-55页 |
·DGGE指纹图谱的统计分析 | 第55-57页 |
3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三章 施肥对小麦根际真菌菌群多态性的影响 | 第60-69页 |
摘要 | 第60页 |
前言 | 第60-6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1-62页 |
·土壤样品 | 第61页 |
·土壤总DNA的提取 | 第61页 |
·真菌18S rDNA部分序列的PCR扩增 | 第61页 |
·PCR反应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第61-62页 |
·DGGE指纹图谱分析 | 第6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2-66页 |
·土壤真菌PCR-DGGE | 第62-64页 |
·DGGE指纹图谱的统计分析 | 第64-66页 |
3 讨论 | 第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综合讨论 | 第69-70页 |
全文结论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