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概述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4 本研究主要目标、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1.4.1 本研究主要目标 | 第14页 |
1.4.2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6-22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7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2.1.2 气候与水文 | 第16-17页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2页 |
2.2.1 样品采集 | 第17-19页 |
2.2.2 样品处理 | 第19页 |
2.2.3 样品分析 | 第19页 |
2.2.4 数据处理 | 第19-21页 |
2.2.5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3 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第22-33页 |
3.1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 第22-23页 |
3.1.1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 | 第22-23页 |
3.1.2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23页 |
3.2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 第23-25页 |
3.2.1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 | 第23-24页 |
3.2.2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24-25页 |
3.3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 第25-27页 |
3.3.1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 | 第25-26页 |
3.3.2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26-27页 |
3.4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 第27-28页 |
3.4.1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 | 第27页 |
3.4.2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27-28页 |
3.5 讨论 | 第28-33页 |
4 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第33-43页 |
4.1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 第33-34页 |
4.1.1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含量 | 第33页 |
4.1.2 星子湿地植物茎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33-34页 |
4.2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 第34-36页 |
4.2.1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含量 | 第34-35页 |
4.2.2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35-36页 |
4.3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 第36-38页 |
4.3.1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含量 | 第36-37页 |
4.3.2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37-38页 |
4.4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 第38-39页 |
4.4.1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含量 | 第38-39页 |
4.4.2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茎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39页 |
4.5 讨论 | 第39-43页 |
5 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第43-53页 |
5.1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 第43-44页 |
5.1.1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含量 | 第43页 |
5.1.2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43-44页 |
5.2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 | 第44-46页 |
5.2.1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含量 | 第44-45页 |
5.2.2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45-46页 |
5.3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 | 第46-47页 |
5.3.1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含量 | 第46-47页 |
5.3.2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47页 |
5.4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 | 第47-49页 |
5.4.1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含量 | 第47-48页 |
5.4.2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根系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48-49页 |
5.5 讨论 | 第49-53页 |
6 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化学计量特征 | 第53-61页 |
6.1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 | 第53-54页 |
6.1.1 星子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含量 | 第53-54页 |
6.1.2 星子湿地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54页 |
6.2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 | 第54-56页 |
6.2.1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含量 | 第54-55页 |
6.2.2 吴城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55-56页 |
6.3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 | 第56-57页 |
6.3.1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含量 | 第56页 |
6.3.2 鄱阳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56-57页 |
6.4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 | 第57-58页 |
6.4.1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含量 | 第57-58页 |
6.4.2 南矶湿地优势植物凋落物碳、氮、磷含量化学计量比 | 第58页 |
6.5 讨论 | 第58-61页 |
7 鄱阳湖湿地植物不同器官活体及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差异 | 第61-70页 |
7.1 星子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差异 | 第61-62页 |
7.1.1 星子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含量 | 第61-62页 |
7.1.2 星子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62页 |
7.2 吴城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差异 | 第62-64页 |
7.2.1 吴城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含量 | 第62-63页 |
7.2.2 吴城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63-64页 |
7.3 鄱阳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差异 | 第64-65页 |
7.3.1 鄱阳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含量 | 第64-65页 |
7.3.2 鄱阳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65页 |
7.4 南矶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差异 | 第65-66页 |
7.4.1 南矶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含量 | 第65页 |
7.4.2 南矶湿地植物活体与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65-66页 |
7.5 讨论 | 第66-70页 |
8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82页 |